4月29日,中國生物制藥(HK.1177)核心企業北京泰德制藥宣布其自主研發的妥洛特羅貼劑(德瑞妥?)已實現京東健康等主流電商平臺及線下連鎖藥店的全渠道供應。
作為國產首款妥洛特羅貼劑,北京泰德正以“一貼長效止咳喘”的創新治療方案,借助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重塑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治療格局。
放眼這條賽道,老齡化加劇與慢性病負擔加重的雙重驅動下,全球透皮給藥市場正以5%的年復合增長率擴容。
創新緩釋技術
在我國,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為代表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較多,但傳統呼吸疾病治療長期面臨兩大技術瓶頸。口服制劑因胃腸道吸收而出現首過效應,導致生物利用度降低且易引發消化道不良反應;吸入制劑則對患者操作技巧要求較高,兒童和老年患者往往難以掌握正確使用方法。
北京泰德制藥開發的妥洛特羅貼劑創新性采用緩釋技術控制滲透速率,使藥物經皮膚持續吸收,不僅避免傳統呼吸疾病治療長期面臨的技術瓶頸,更將藥物利用率較傳統劑型大幅提升,降低了不少哮喘患者都會面臨的“晨降”難題——只需睡前貼在胸部或者背部,可通過緩釋技術,在“晨降”高危時段幫患者持續舒張支氣管,降低夜間發病風險。
泰德制藥副總裁、研發負責人趙焰平表示,德瑞妥獲批適用人群為9歲以上的患者,公司正在加快將適用年齡下探至9歲以下的兒童,預計下半年獲批后將進一步打開兒科市場,成為守護中國全年齡段患者的家庭常備健康用藥。
挖掘透皮貼劑千億藍海市場
透皮給藥系統作為繼口服、注射后的第三大給藥體系,正成為中國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
據Research and Markets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醫用透皮貼劑市場規模為78.8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103.3億美元,2024-2029年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約為5%。
由于透皮貼劑工藝復雜、研發難度大、技術壁壘高,長期以來北美和歐洲是全球透皮貼劑的主要市場。國內眾多入局企業或困于輔料卡脖子,或折戟中試放大環節、或因產業鏈存在斷點,導致國產透皮制劑始終難以形成規模化、多元化突破。泰德制藥歷經十余年技術攻關,成功構建起覆蓋凝膠貼膏、熱熔膠貼劑、透皮貼劑及微針貼劑的四大技術平臺,打通了從核心輔料研發到終端產品生產的全產業鏈體系,并帶動上下游產業鏈走上國產替代的“快車道”,形成了從原料到成品的全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
透皮給藥技術因其血藥濃度平穩、使用便捷等優勢,正成為慢性病管理的革新力量。北京泰德制藥作為該領域的先行者,已成功推動5款貼劑產品獲批上市,比如企業自主研發的氟比洛芬凝膠貼膏(得百安?)作為國產首個非甾體抗炎鎮痛外用凝膠貼膏劑,自上市以來深受醫患認可。除全面覆蓋鎮痛市場,其創新技術平臺已成功延伸至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領域。
業內認為,依托年產能3.3億貼的生產基地,并攜手電商平臺的在線客服、科普短視頻等服務模式,北京泰德正加速將實驗室成果轉化為惠及全民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