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經濟”蘊含著的巨大消費潛力,不斷激發著消費場景的創新發展。
泡泡瑪特成為10倍大牛股
以“Z世代”年輕人為消費主力的“谷子經濟”炙手可熱,其概念隨之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4月28日,“谷子經濟”概念龍頭股泡泡瑪特港股大漲,盤中一度漲超13%,再次創歷史新高,港股市值一度突破2600億港元。截至今日收盤,該股上漲12.01%,年內累計漲幅已達到115.28%,最新收盤價與2024年以來低點相比,最大漲幅已達到10.64倍,成為“谷子經濟”概念的首只10倍股。
消息面上,據七麥數據,泡泡瑪特App于4月25日登頂美國App Store購物榜,這也是該官方應用在購物榜的首次登頂;同時,泡泡瑪特App在一日之內躍升了114個位次,成為免費應用總榜的第四名。
公開資料顯示,泡泡瑪特是一家主要從事潮流玩具的產品設計與開發及銷售的投資控股公司。該公司擁有覆蓋潮流玩具知識產權(IP)全產業鏈的綜合運營平臺,業務包括IP孵化與運營、潮流玩具與零售、主題樂園與體驗和數字娛樂。2024年財報顯示,泡泡瑪特2024年實現營收130.4億元,同比增長106.9%;經調整凈利潤34億元,同比增長185.9%。
“谷子經濟”成為消費市場的新寵
近年來,二次元文化逐漸從一個小眾領域擴展到大眾視野,用戶群體不斷增長,為“谷子經濟”提供了龐大的潛在消費者基礎。
《2025閑魚谷子趨勢報告》顯示,2024年谷子消費進入爆發期,年交易額同比增長105%。今年一季度,閑魚谷子交易額創歷史新高,其中國產IP谷子熱度反超日本谷子,交易額達到后者的1.2倍。
“谷子”,就是“Goods”(商品)的音譯,泛指以漫畫、動漫、游戲等IP為原型制作的二次元周邊商品。其品類繁多,包括“吧唧”(徽章)、亞克力立牌、掛件、海報、卡片、手辦、毛絨掛件等,主要涉及二次元文化產品,購買這些商品的行為被稱作“吃谷”。
據央廣網,在年輕人營造出的濃厚“吃谷”氛圍中,“谷子經濟”儼然已是當下消費市場的新寵,一躍跳入新經濟時代最具活力的賽道之一。作為“谷子經濟”的主要消費群體,年輕人更是買出了千億級的市場。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4—2025年中國谷子經濟市場分析報告》顯示,二次元市場正值爆發式增長時期。2019年,我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達3.54億人,2024年達5.03億人,預計2029年將達5.7億人。2024年中國“谷子經濟”市場規模達1689億元,較2023年增長40.63%,預計2029年中國“谷子經濟”市場規模超3000億元。
渤海證券表示,“谷子經濟”作為二次元文化IP衍生的周邊催生的新經濟模式,伴隨國內泛二次元人群的繼續擴大,產業鏈上下游的協進發展,以及在后疫情時代,悅己消費興起疊加融合首發經濟,將為“谷子經濟”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和增長空間。
5只概念股逆市漲超10%
A股市場上,涉及“谷子經濟”的上市公司接近40家。截至4月28日收盤,概念股合計A股市值4060.3億元。從已披露的年報數據來看,僅少數概念股凈利潤實現正增長,如天舟文化、實豐文化、華立科技、順網科技、創源股份等。
二級市場表現方面,“谷子經濟”概念股今年以來平均下跌0.26%,8股累計跌幅超10%,包括蘇大維格、湯姆貓、元隆雅圖、中文在線、實豐文化、北京文化等。5股逆市漲超10%,分別為光線傳媒、天舟文化、天娛數科、群興玩具、橫店影視。
光線傳媒股價走勢最搶眼,年內累計漲幅101.06%。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20.16億元,同比增長374.79%。報告期內,公司參與投資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大賣。在該電影上映前,公司已提前著手規劃、開發潮玩、手辦、卡牌、出版物等多元衍生品,并籌劃海外發行,致力于進一步挖掘IP價值,拓寬盈利渠道,構建完整的全產業鏈變現模式,票房與衍生品收入相輔相成,共同助力影片的商業價值持續發酵。
機構調研是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最新動態的一項重要途徑。據數據寶統計,今年以來,有23只“谷子經濟”概念股迎來機構調研,其中5股獲調研5次及以上,分別是周大生、順網科技、湯姆貓、創源股份、實豐文化。
機構調研最頻繁的是周大生,年內累計獲調研13次。公司去年12月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與周杰倫的二次元形象周同學聯名,推出了多樣化的聯名產品如限定款情侶串珠、足金唱片金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