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間,泰晶科技(603738)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一季報。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21億元,同比增加3.55%;實現歸母凈利潤8758萬元,同比下降13.55%。202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0億元,同比增加10.09%;實現歸母凈利潤869萬元,同比下滑71.52%,環比增長174.86%。
當前,在全球電子元件行業周期性波動與晶振產業技術迭代加速的雙重壓力下,國內晶振行業平均利潤率持續承壓,多家同業企業陷入虧損,而泰晶科技則成為行業內唯一連續三年保持穩定盈利的上市公司。
年報顯示,2024年的全球晶振市場,一邊是下游需求分化、晶振廠商持續去庫存引發的價格戰,另一邊則是汽車子、AIOT、光通信等領域高端晶振需求激增,產品價值持續“量價齊升”,晶振產品國產化替代進程加速推進。在市場兩極分化的格局中,泰晶科技在逆周期中的高端化布局成效顯著。
據年報披露,2024全年,泰晶科技研發費用486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3.05%,在半導體光刻工藝、車規級產品、高頻器件三大領域實現關鍵技術突圍,構筑高端元器件國產替代新壁壘。
具體而言,泰晶科技積極推進光刻kHz小尺寸特性優化,成功攻克500MHz高頻加工技術瓶頸,實現300MHz高基頻晶振加工能力;有源車間進一步擴產增效,TCXO有源系列產品銷量同比增長較快。
同時,公司汽車電子戰略提速,成立汽車電子事業部,在落地國內唯一獨立車規專線及高規格CNAS實驗室基礎上,全系列車規級晶振已順利通過了權威機構的AEC-Q200/Q100認證并已開發2000余款料號,產品全面覆蓋五大域全場景,各類產品獲得了國際、國內知名主機廠和Tier1的項目定點。
泰晶科技年報指出,公司多個核心業務領域呈現發展新機遇。隨著AI硬件需求爆發,AI賦能手機、PC、可穿戴設備等端側智能化滲透,疊加算力升級驅動及國產替代,高基頻、高精度、低功耗產品在AI端側應用場景持續擴展。隨著數據中心擴容,邊緣計算興起,更高基頻、更高精度國產晶振有望在算力與光通信領域得到廣泛適配與應用。此外汽車電子、人形機器人仍處于滲透初期,創造公司業務增長新極。
與此同時,公司的客戶資源與品牌優勢也正在重塑產業關系。隨著國產替代進程加速,公司積累了一批優質重點客戶,這些客戶對產品指標、產品品質、產品可靠性,以及產品的創新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前期供應鏈基本以日系同行為主供應,具有很高的供應商準入門檻。
泰晶科技在年報中表示:“公司通過自身的品質保障、交付服務、產品創新,不斷的改變這些客戶的觀念和認知,積極的導入TKD品牌,并作為其主力供應商,并且這種趨勢成為市場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