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在美國“對等關稅”沖擊下跌幅較大。不過,昨日包括生豬養殖板塊在內的農業板塊卻大幅反彈,4月8日,唐人神、巨星農牧等龍頭強勢漲停。
農業板塊成為“關稅風暴”下的“避風港”
“在全球貿易戰升級的背景下,全球經濟衰退的預期增強,以股市和工業品為代表的風險資產價格大幅下挫,農產品之所以成為資金的‘避風港’,源于其兩個屬性:一是需求相對穩定,受宏觀波動影響小,加之儲備等需求存在,在經濟大波動時成為極好的避險資產;二是貿易爭端抬高進口成本,成本端存在實質性的支撐。”五礦期貨農產品分析師王俊表示。
在中信期貨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李藝華看來,昨日A股農業板塊逆勢領漲以及生豬期貨上漲,主要受到成本端利多支撐。
據她介紹,我國對進口大豆的依賴度較高,在2024年進口大豆中,美豆占比21%。中美互加關稅,將導致大豆、玉米等飼料原料價格提高,生豬養殖成本進而抬升。進口大豆供應趨緊的預期帶動了飼料養殖板塊整體走強。
“原料端受關稅政策影響較為直接,遠月大豆供應預期收緊;但生豬期貨的反彈更多受短期情緒驅動,現貨基本面依舊寬松,周期尚未反轉。”李藝華說。
王俊表示,分品種來看,“關稅戰”對部分品種供需影響有限,但短期存在情緒支撐。對進口量偏大的大豆等品種而言,則存在周期反轉的可能。
“農業板塊反彈是因為自身有一定的避險屬性,同時也有在這一輪貿易沖突中的價值。從‘避風港’角度來講,農業相關資產要么是我國自主研發和糧食安全的重要抓手,要么是對進口有一定程度依賴的商品,二者在本輪貿易沖突中都有望獲得一定的估值提升。如果從行業周期的角度看,基于國內的糧食安全保障以及育種技術的驅動,種植業仍有較為穩固的基本面支撐。養殖業目前處于整體供應延續上行的周期中,在這個周期中利潤雖然有所增長,但隨著供應不斷增長和釋放,產業鏈有可能在今年面臨盈虧轉換。”中信建投期貨養殖食品首席分析師魏鑫說。
頭部豬企一季度同比扭虧為盈
昨日,生豬期貨2505合約盤中觸及近三周高點13650元/噸,收漲1.61%。生豬期價走高是否意味著內需全面轉好預期帶動生豬基本面出現改善?
對此,王俊表示,近期的貿易爭端對生豬市場而言有兩個潛在利多:一是成本端上漲抬升豬價運行區間;二是關稅上調后凍品輸入受阻,而目前國內凍品處于低庫存狀態,進口減少或利好短期的屠宰需求,進而利多豬價。“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成本還是凍品,對國內生豬供需的實質影響有限,短期看市場上漲存在情緒因素。”他說。
生豬期貨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反彈,同時反彈的還有雞蛋和豆粕。魏鑫表示,這一輪生豬反彈的邏輯是貿易沖突提升飼料成本,同時豬價在這一階段仍然持續穩定。需要注意的是,成本端傳導在生豬領域并不直接。相反,如果成本快速上升,會影響到目前養殖端不斷提升體重的節奏,反而可能導致市場加快出欄,短期對豬價形成一定壓力。
“生豬現貨基本面的情況主要由能繁母豬產能決定。2024年5月以來,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增加,當前我國母豬產能充足,4月養殖場計劃出欄量環比增長,生豬現貨價格仍在低位震蕩,生豬基本面依舊寬松。”李藝華說。
4月8日晚間,牧原股份公告稱,預計2025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43億~48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3.79億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
新希望此前發布公告稱,預計2025年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4.3億元至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9.34億元。
另外,唐人神公告稱,公司2025年1—3月生豬累計銷量126.24萬頭,同比上升33.31%;銷售收入21.83億元,同比上升63.74%。天域生物公告稱,公司2025年1—3月,累計銷售生豬11.25萬頭,同比上升23.31%;累計銷售收入1.74億元,同比上升26.21%。
部分頭部豬企在一季度同比實現扭虧為盈,反映豬價回升至成本線以上,行業進入修復周期。
“今年一季度養殖端盈利為近幾年的最佳水平,這與偏低成本和當前市場普遍惜售、壓欄有關,其代價就是供應后置,壓力后移。”王俊說,就盤面而言,由于前期市場過分看空,近月合約的貼水程度較深,因而在現貨短期存在支撐的背景下,生豬易漲難跌。短期盤面上漲或仍未完全兌現,但中期供應增長壓制遠月合約價格。
魏鑫表示,目前生豬養殖板塊反彈主要是市場情緒驅動,基差有一定的收斂空間。若豬價繼續反彈,有望為養殖企業提供更好的套保空間。
“當前豬價反彈更多受市場情緒驅動,現貨市場生豬供應寬松,出欄量充足且上游庫存體重偏高。若豬價持續反彈,待市場情緒充分釋放后,可能存在回調風險。”李藝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