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境內外資管機構加速布局中國債券市場,外資公募將債券基金作為主要發力點。今年以來發行的近70只債券基金中,有10只來自外資公募。從類型來看,中資和外資基金公司均以發行利率債和中長期純債基金為主,“固收+”系列受到青睞。
內外資公募加碼布局債券基金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5日,今年以來已發行69只債券基金,份額合計超1400億份,其中外資公募發行了近10只債券型基金,且規模較大。其中,施羅德添源純債、宏利悅利利率債首發規模均接近60億元,貝萊德和悅利率債、摩根恒鑫募集規模均超10億元。
外資公募著力布局債券基金,宏利基金認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中國債券市場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截至2024年末,債市存量規模達177萬億元,銀行間債市存量規模達155.8萬億元。而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4.16萬億元,僅占銀行間債券市場總托管量的2.7%。與我國的經濟體量相比,人民幣債券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的占比仍然偏低。
其次,人民幣債券與歐美債市呈現低關聯性。境外機構增配人民幣資產,既能分散組合風險、降低波動性,又能優化風險收益特性。
再者,央行等多部門持續推進債券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包括推動人民幣債券成為離岸合格擔保品,優化境外機構入市投資流程,推出“債券通”“互換通”優化等措施,持續吸引境外投資者投資我國國債市場。
債基發行穩中有升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債券基金發行市場將維持穩中有升態勢。
宏利基金表示,當前,貨幣政策維持寬松基調,經濟弱復蘇背景下,債基的避險屬性具有吸引力,機構資金的配置需求將會持續。
“全球貿易爭端加劇,海外市場從大量配置美元、美債資產轉向增配高安全性區域的金融資產。人民幣資產,尤其是債券作為安全屬性較高的一類資產,受到了更多外資的關注,成為分散區域風險的重要標的。”興銀基金固收信評負責人、基金經理王深談道。
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師王方琳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中國經濟整體處于穩步增長態勢,為債券基金發展提供了穩定的市場環境。2024年債市表現良好,今年以來延續低利率環境,疊加寬松的貨幣政策和降息降準預期,固收類資產的投資價值凸顯。伴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和市場風險波動的加劇,收益相對穩健、風險相對較低的債券資產受到市場青睞。
宏利基金表示,未來計劃進一步豐富零售債基產品線,以客戶長期收益為目標,提供可信賴的基金管理服務。
一家中資基金公司表示,后續擬布局低波“固收+”、債券類指數基金等債基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