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市場資深人士)
自4月14日以來,上證50指數維系了溫和上漲格局,10個交易日中多數日K線為上漲陽線。不過股指區間漲幅并不大,約1.5%。而且指數振幅也較為有限,不到2.5%。這種走勢,有投資者用“碎步小跑”來形容。上證指數等受權重股影響較大的寬基指數,近期也有類似的表現。
上證50指數聚集了一批市值大、業績好、走勢穩、分紅多的藍籌股,有中國版“漂亮50”之說,一直為機構投資者所偏愛。2023年年底中央匯金公司宣布增持A股股票,第一批公布的上市公司名單中全部是上證50指數成份股。去年“9·24”行情后,央行向資本市場提供流動性支持,從相關政策的設計來看,受益最大的高息低波類股票,很多也是上證50指數成份股。來自各類機構投資者的增量資金,不少就是投向上證50指數成份股,四大銀行股一度屢創新高,與機構資金的持續涌入分不開,這也是上證50指數,以及上證指數平穩上行的原因所在。
現在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上影響深遠,特別是它們集中持有的藍籌股,在走勢上已經深深打下了其行為的烙印。過去,也有過機構投資者入市買入藍籌股以穩定市場的情況發生,但那時由于資金渠道沒有理順,加上也缺乏相應的制度,入市資金有限,而且操作缺乏連續性,行情難以真正平穩。而現在,局面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
目前A股市場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業績差異比較大,真正具備高息低波特征的股票還是少數。即便是上證50指數成份股,也不全都是機構投資者青睞的股票。在上證指數的成份股中,進入到機構投資者股票池的恐怕不到20%。這種狀況決定了,股市大盤總體是趨穩的,并且穩中有升。但市場更多會呈現出結構性行情的特點,表現好的只是一部分股票,而相當數量的品種表現很平淡,甚至被逐漸邊緣化,得不到大資金的關注。那種來一波大行情,幾乎所有股票都漲的局面,正離投資者遠去。也因為是結構性行情,大盤漲幅就不會很大。表現在上證50指數上,“碎步小跑”的行情也就應運而生了。而現在可以預期的是,近期這種格局可能還會延續一段時間。
面對上證50指數的“碎步小跑”行情,投資者需要及時調整投資思路。如果個人風格偏于保守,那么就應該把投資重點對準高息低波的品種,尤其是上證50指數成份股中的這類品種。雖然股價走勢較為溫和,但日積月累下來,收益還是很可觀的,而且比較抗跌,即便外部有“黑天鵝”事件發生,凈值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回撤,一旦回撤也能夠較快地收復失地。而對于較為激進的投資者來說,要看清楚市場不太可能全線大漲的現實,對高息低波資產要有足夠的重視。除此之外,在配置題材類板塊時,需要充分考慮其基本面,關注成長性,同時密切留意各種內外部因素。市場熱點是多變的,即便有的題材能夠長期存在,但在運行中也是會有起伏的,這就需要及時應對。“碎步小跑”是新出現的局面,投資者需要適應它,進而用好它。
今年以來,指數在起起伏伏之中,經受了外部不確定因素的沖擊,保持了基本平穩。而近期出現的“碎步小跑”行情,給大家提示了新趨勢,也為5月的操作帶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