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佰奧智能(300836)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66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2741.03萬元,同比大幅增長301.49%,實現扭虧為盈。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3.25億元,同比大幅提升,為后續業務拓展夯實資金基礎。
報告期內,公司圍繞智能制造主業持續深耕,在消費電子、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火工品三大核心領域形成縱深布局,夯實盈利基礎,拓展高成長賽道,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與活力。
值得關注的是,同日佰奧智能發布2025年一季報,在2025年開局便實現“營收增長、盈利維穩”的階段性成果。202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909.40萬元,同比增長16.61%;實現歸母凈利潤937.52萬元。同時,公司資產總額突破13億元,股東權益同比增長1.76%,為2025年穩健發展打下基礎。
業績增長背后的三大驅動
佰奧智能業績的強勁修復,離不開其持續強化的產品力、前瞻性的戰略布局與國家政策紅利的有力支撐。首先,公司核心產品——智能組裝設備具備高度模塊化、精密化與柔性化特征,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有效契合客戶對高效率、高可靠性的需求,推動訂單持續增長。
其次,在國家“數字中國”戰略驅動下,公司加快推進數字化工廠系統的部署,構建起以自研MES與EAP系統為核心的數字化服務能力,精準服務中小企業智能化轉型,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優勢。
同時,安全生產政策趨嚴催生設備更新與替代需求,尤其在火工品行業,公司憑借在防爆機器人、本安型傳感器和含能材料智能制造方面的技術優勢,持續拓展業務邊界,成為行業關鍵環節的智能化改造核心力量。
中信證券認為,相較于通用型具身智能,特種機器人產業化的落地更具備必要性及可行性,或將率先完成產業化。機器人大腦及小腦模型迭代,以及相應硬件底座的研發或成為當前產業端的核心任務之一,佰奧智能則是其中值得關注的企業。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佰奧智能長期堅持技術驅動發展戰略。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3732.92萬元,占營收比重8.01%,持續投入智能組裝、數字工廠、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特種機器人等核心技術方向。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累計獲得177項專利(含85項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46項,技術護城河不斷加深。
公司產品已具備單元化、模塊化、系列化、標準化設計優勢,結合AI與數字化技術,大幅提升客戶生產效率與管理能力,增強定制化能力與交付效率,構建起高度黏性的客戶生態體系。公司與國內外頭部電子、新能源、軍工企業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品牌美譽度與市場認知度不斷提升。
三大主力行業協同推進
在強大技術支撐下,佰奧智能在核心領域實現突破。
消費電子領域,公司多款高速貼裝與精密組裝設備持續獲得頭部客戶青睞,在馬達、攝像頭、揚聲器等智能組件裝配環節保持技術領先地位。
新能源汽車方面,公司不僅在智能制造裝備方面持續承接整車廠及配套企業訂單,還圍繞充電槍、傳感器、控制器、天窗、安全氣囊發生器等關鍵部件展開定制化解決方案布局,市場份額穩步提升。
在火工品板塊,佰奧智能通過十幾年的火工品與含能材料智能制造技術研發,已經掌握了防塵、防靜電等防爆核心技術,并成功研發出本安型傳感器及防爆特種機器人等產品,建立了明顯的行業競爭優勢。憑借這一核心技術積累,公司在火工品及含能材料領域獲得了大量訂單,推動了相關業務的快速拓展。相關裝備已通過權威認證,并在電子雷管、點火具等安全敏感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為產業智能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此外,佰奧智能還持續推進數字化工廠系統的布局和落地,自研MES與EAP系統已在多個客戶現場投入使用,進一步夯實其“智能制造+數字工廠”雙引擎發展戰略。
2024年,佰奧智能同步加快前瞻技術布局,積極響應“制造強國”“數字中國”等國家戰略,持續聚焦新能源儲能、新材料加工、智能化安全生產等高景氣度賽道,搶占產業發展新高地。
在新能源方向,公司已率先完成貯能電池外殼等關鍵生產工藝設備的研發,并就核心技術申請多項專利。目前,相關裝備生產線已順利進入試產階段,后續將加快推進產業化落地,服務于動力電池產業鏈的智能化升級。
面向未來,公司將圍繞三大重點方向持續發力。一是聚焦新能源儲能,加快推進電池外殼等核心裝備的工程化與量產進程,打造覆蓋材料加工、組裝到系統集成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助力下游客戶提質增效;二是深耕火工品智能制造,進一步擴大防爆機器人、本安型傳感器等高安全智能裝備的應用場景,滿足高危行業對本質安全和自動化生產的雙重訴求;三是拓展數字化工廠業務,深化“軟件+硬件+數據”一體化布局,打造可復制、可擴展的數字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加速推動制造企業由“自動化”向“智能化”躍升。
高比例分紅回饋股東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佰奧智能持續重視投資者回報。公司擬以6331.50萬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元(含稅),并以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4.5股,全年累計現金分紅3408.92萬元,分紅率達100%,體現出公司穩健運營基礎下的回饋信心。
對于未來,公司表示,2025年將以“智能+數字”為雙核引擎,持續加大對新能源、電池材料、安全生產裝備、數字工廠系統的資源投入,構建系統化智能制造生態,提升整體解決方案的交付能力,力爭在“智改數轉”浪潮中躋身國內智能裝備第一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