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人民幣融資環境顯著寬松!
今天,隨著美元指數走弱,香港離岸人民幣融資成本跌至2013年有記錄以來最低,并對人民幣匯價構成一定變數。官方數據顯示,香港一個月人民幣銀行同業拆息下降11個基點,至1.46%。
分析人士認為,離岸人民幣融資成本下降,主要可能是因為美元匯率走弱,市場預期監管部門暫時沒有干預匯市的必要。另外,全球投資者大舉逃離美元資產,令人民幣亦受惠于此。
拆息大跌
衡量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的關鍵指標——離岸人民幣香港銀行同業拆息(CNH HIBOR)周二顯示:主要期限利率多數下跌;其中兩周期HIBOR (HICNH2WDF=)跌11個基點至1.18606%,創出紀錄新低。一個月人民幣銀行同業拆息降11個基點,至1.46%,為2013年有記錄以來最低。一年期HIBOR (HICNH1YDF=)下跌至2%,觸及一周低點。
隔夜HIBOR (HICNHONDF=)則上漲24個基點至0.95833%,至2025年4月11日以來高點;一周期的HIBOR (HICNH1WDF=)小升至1.15030%,觸及近一周高位。
隔夜拆息利率正常大多在1%~3%左右,如發生流動性緊張,拆息利率可能出現脈沖飆升狀況。不過香港金管局有回購協議流動性安排,因此不會出現長時間的緊張狀況。
另外,由于離岸人民幣并沒有真正的貨幣市場,機構主要通過掉期市場來獲得資金,通常隔夜掉期隱含利率就是貨幣市場的利率,一般隔夜掉期隱含利率應該在1%~2%之間。
上述拆息數據反映交易員在香港市場取得人民幣的難易程度。離岸人民幣周二(22日)跌約0.2%至7.3103兌1美元,但較本月較早時間所創歷史低位回升約2%。當前,離岸人民幣的流動性較為充沛。
近期,美元指數弱勢減輕了有關方面干預人民幣匯率的需要。與全球其他貨幣相似,人民幣受惠于資金逃離美國資產。法巴大中華外匯及利率策略主管Ju Wang稱,離岸人民幣融資成本下降,因為美元相當弱,監管層沒有需要干預匯市。而寬松的離岸融資環境有助于中國維持人民幣匯率,以抵御關稅風險。
或有變數
今天,亞太市場相對昨晚的美股要穩定許多。昨晚,大量投資者逃離美國資產,打擊了華爾街和美元,而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給美國國債帶來了新的壓力。但亞洲的損失相對有限,這引發了有關資金可能將資金重新配置到該地區股票的討論,盡管關稅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仍然是一個主要拖累因素。今天日元兌美元首次升破140,創自去年9月以來的新高。
在特朗普發起“對等關稅”之后,美國金融市場出現劇烈動蕩。美股、債市與美元匯率同步下跌,引發全球對“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地位”的疑慮,專家警告“去美元化”趨勢可能加劇,全球資本市場進入高度不確定時代。德意志銀行全球外匯研究總監George Saravelos指出,這是由于特朗普政府對外政策反復,導致全球資金開始撤離美元資產,挑戰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美元近期的走勢可能也存在變數。美元本周跌至2023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瑞穗銀行首席亞洲外匯策略師Ken Cheung表示,大量看跌倉位、技術面和實際收益率差異表明,美元可能反彈,盡管漲幅可能受到美元負面消息的限制。
富國銀行全球策略師Gary Schlossberg也表示,在美元走弱下,越來越多投資者選擇將資產轉向黃金、日元、瑞士法郎與德國公債等傳統避險資產。但他強調,盡管美元近期面臨壓力,但其市場深度與流動性仍具吸引力,不易被完全取代。雖然有人認為歐元有可能成為美元的替代貨幣,但是歐洲的問題也比較嚴重。
排版:羅曉霞
校對: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