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謝忠翔
4月以來,中小銀行又掀起新一輪“降息潮”。
昨日,常熟農商銀行旗下控股的多家村鎮銀行再度跟進下調存款利率,包括活期、定期存款等多個種類在內的產品,相比去年下調幅度在5個基點(BP)至30個基點之間。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4月份,全國多地農商行、村鎮銀行以及部分民營銀行,均對存款利率有不同程度下調,下調后的定期存款多數已經跌至2%以下。
業內研究人士表示,當前中小銀行經營承壓,為應對凈息差縮窄趨勢,調降存款利率有利于緩解銀行負債端壓力,銀行存款端管理更傾向于短期存款等低成本負債。
中小銀行新一輪“降息潮”
隨著一季度銀行“開門紅”營銷活動收官,全國多地中小銀行選擇主動跟進下調存款利率,以壓降存款付息成本。就在不久前,一批股份行地方分支機構已對部分中長期存款產品進行了利率下調。
4月21日,據陸良興福村鎮銀行公眾號消息,該行自4月22日起下調一年期、兩年期及三年期的整存整取存款利率,調整幅度均為5個基點。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這已經是該行4月第二次、年內第三次調整存款利率。經過三輪調整,該行各項存款產品利率全面低至2%以下;調整幅度最大的產品是五年期定期存款,相比去年11月的2.25%,下降了65個基點至1.60%,并與三年期存款的1.95%形成顯著“倒掛”。
同日,與陸良興福村鎮銀行同屬常熟農商行控股、位于海南的兩家村鎮銀行也宣布下調存款產品利率,全面低于2%。
“上周四,總行緊急通知下調定期存款執行利率,將五年期存款產品調整至2.05%,三年期下調至2.1%,兩類產品的利率之間已經發生‘倒掛’。”廣發銀行華東某分行客戶經理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該行已經屬于較后一批下調存款利率的股份行,總行稱未來利率仍有下行預期,“倒掛”現象或將持續一段時間。
地方中小銀行下調利率已在路上,民營銀行亦是如此。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4月以來,19家民營銀行中已有超過10家宣布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包括眾邦銀行、華瑞銀行、新安銀行、振興銀行等。不過,相比其他大中型銀行的掛牌利率,民營銀行各類存款產品的利率仍普遍偏高,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保持在2.5%以上,華瑞銀行、錫商銀行等銀行的部分產品利率仍能達到2.6%。
存款“特種兵”現象式微
從凈息差來看,民營銀行總體水平顯著高于其他商業銀行。據金融監管總局披露,2024年四季度末民營銀行平均凈息差達4.11%,顯著高于商業銀行1.52%的平均水平。
由于大多數民營銀行受到網點少、線上渠道窄等因素限制,獲客和攬儲壓力也顯著大于其他類型的商業銀行。因此,相對較高的存款利率成為民營銀行賴以吸儲的重要方式。部分儲戶也瞄準這一點,前往異地開戶和存款,加入了跨城存款的隊伍中。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存款利率“高地”的民營銀行,在一季度“開門紅”結束后紛紛下調存款利率,這也顯著縮窄了與其他大中型銀行之間的存款利差。對于不少存款“特種兵”而言,存款收益的利差已經難以覆蓋跨城存款的出行成本,跨城存款的動力也隨之下降。
受到近年息差持續收窄和存款利率下降影響,加上監管部門嚴控民營銀行互聯網存款渠道異地展業的行為,民營銀行獲取存款的難度也在增加。證券時報記者梳理多家民營銀行近年財報數據發現,排名相對靠后的民營銀行新增存款增幅和規模明顯更低于大中型銀行。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認為,民營銀行吸收存款能力相對較弱,以往普遍以較高利率來吸引客戶,因此利率下調的空間更大。下調存款利率、壓降負債成本,有助于民營銀行保持息差基本穩定,提升穩健發展能力。
“下一階段,在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息差收窄壓力仍然較大,還將繼續下調存款利率,以進一步壓降資金成本,減緩息差縮窄的壓力。”他表示。
銀行負債端壓力仍存
近期披露的上市銀行年報顯示,過去一年上市銀行凈息差仍普遍承壓,多家銀行凈息差同比下降超30個基點,有的銀行最多下降51個基點,也有部分銀行僅下降1個基點,反映出不同銀行在經營策略和資產負債端管理的分化。
今年一季度,部分大中型銀行負債端缺口持續顯現。究其原因,是去年以來監管引導降低銀行整體負債成本,行業自律機制發揮作用,整頓“手工補息”和同業存款,疊加銀行多輪下調存款利率,導致近期銀行面臨較大的存款流失壓力。
有券商分析師表示,存款利率下調,長期來看將會降低對儲戶的吸引力,“存款搬家”現象或將強化。考慮到儲戶對原屬于存款的資金有著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因此中長期視角下,預計“存款搬家”將使得銀行理財等低風險資管產品迎來增量資金。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2025年以來,上市銀行高管屢屢提及“負債端管理”“優化負債成本”等關鍵詞。總體來看,2025年上市銀行在負債端管理中展現出了顯著的共性策略——以優化存款結構為核心,強化低成本資金吸收,靈活調整定價策略。圍繞“控成本、調結構、穩規模”展開經營,強化存款成本精細化管理,持續壓降負債成本。
不過,隨著銀行存款利率下調等積極因素的釋放,業內研究人士看好銀行凈息差壓力得到緩解。長江證券分析師馬祥云近日發布的研報認為,2025年主流銀行凈息差將逐步企穩,因為近年來已經多輪下調存款掛牌利率,隨著2025年大量定期存款到期,存款付息率將加速下行,且2026年仍將延續下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