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多家房企化債工作正在提速。
17日晚間,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針對總規模約95.5億美元的境外債務重組,已取得重大進展,持有債務本金約13億美元的初始同意債權人已簽訂重組支持協議,持有債務本金超10億美元的債權人正在進行簽署程序,支持債權人合計持有債務本金占現有債務本金總額約26%。融創現向其他債務持有人尋求更廣泛的支持。
據了解,本次融創境外債務重組將上市公司發行或擔保的債務全面納入重組方案,覆蓋了公開市場債券、私募貸款等不同類型,以徹底化解上市公司層面的債務風險。
有業內人士表示,融創重組方案的亮點之一是“全額債權轉股權”,為債權人提供獲得短期流動性及潛在股票升值收益機會。公司向債權人分派兩種新強制可轉債(新MCB),一類將獲分配轉股價6.80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組生效日起轉股;另一類將獲分配轉股價3.85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組后18—30個月內轉股,該類總量不超過債權總額的25%。
與此同時,應部分債權人建議,債務重組方案推出“股權結構穩定計劃”,向主要股東提供部分附帶條件的受限股票,主要股東在6年內僅獲得該等受限股票的投票權等極其受限的權利,除非達到特定限制條件,否則不能處置、抵押、轉讓受限股票。通過該計劃,主要股東股權比例維持在一定水平,避免過分稀釋,賦予長期責任,讓其能夠持續為公司核心經營事項及長遠發展貢獻力量。
境內債方面,融創中國于今年1月發布公告稱,融創中國房地產十筆債券的重組方案已全部經相關債券持有人會議審議通過。這也意味著,融創中國總規模154億元的境內債重組整體宣告成功。在本輪境內債券重組中,融創中國率先啟用了市場化化債思路,旨在通過減輕債務負擔,恢復資本結構和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最大化保護債權人的長期利益。據悉,融創中國的債務重組方案組合了現金要約收購、股票及/或股票經濟收益權兌付、以資抵債、留債展期四種選項,且無任何強制選項,為債權人提供了多元化收益及退出機制。對融創中國而言,預計可削降超過50%的境內公司債務,留債部分最長展期達9.5年,且5年內不再有兌付壓力。
除了融創中國,多家出險房企也在化債上傳出了新進展,這些房企經過與投資者的一番拉鋸以后,推出了相對可行的化債方案。
例如,佳兆業此前宣布其境外債重組計劃之一的“佳兆業計劃”已于2025年4月7日落實,根據公司此前公告,佳兆業將發行六檔新美元債(合計50億美元)和八檔強制可轉換債券(合計68.92億美元),可轉債部分若全部轉換,將形成130.16億股新股,相當于現有股本的185%。此外,債權人小組的2688萬美元工作費用也將通過發行21億股股份支付,總增發規模達151億股。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表示,債務重組完成只是走出債務危機的第一步,出險房企仍需要充分改善經營基本面,企業應把握好政策窗口期,提高項目產品力,加大營銷力度。另外,或可與政府部門積極對接土地調規、退地換地政策,回籠資金或換倉促進去化。
校對:李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