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蓬勃發展,基金經理密集上崗!
近日,南方、國泰等多家公募旗下多只指數產品增聘基金經理。雖然多是剛走上基金經理崗位的“新人”,但紛紛被所在公司“委以重任”,有基金經理一次性接管13只指數基金,管理規模在一天內從6億元增長到600億元。
分析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稱,這是指數基金蓬勃發展下出現的必然現象,指數基金經理的人數未來會持續增加。有別于主動管理基金經理,他們的成長路徑大多有著明顯的“指數”痕跡,工作內容還包括路演和直播等營銷宣傳工作,以獲得投資者和渠道認可,這對指數基金經理提出更高要求。
“新人”出任指數基金經理
南方基金4月中旬公告稱,南方標普500ETF增聘王鑫為新任基金經理,南方上證科創板新材料ETF增聘高興坤為新任基金經理。公開信息顯示,王鑫和高興坤均于2018年進入南方基金,本次增聘是他們首次以基金經理身份管理公募基金產品。王鑫曾于2024年5月31日至2025年4月11日任基金經理助理,高興坤曾于2022年12月至本次出任基金經理前,先后擔任過南方上證科創板新材料ETF、南方中證科創創業50ETF、南方中證2000ETF等指數產品的基金經理助理。
此外在4月12日,國泰基金旗下的國泰中證2000ETF和國泰上證科創板綜合ETF公告增聘劉昉元為基金經理。和上述兩位“新人”一樣,這是劉昉元首次擔任基金經理,2022年7月加入國泰基金以來歷任量化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
另外券商中國記者還觀察到,一些基金經理在2024年底時開始管理指數基金,但也是在近期才開始“委以重任”,管理基金的數量和規模迅速增加。最為明顯的是易方達基金的劉依姍。
劉依姍于2023年3月加入易方達基金,2024年11月底接管易方達日經225ETF。根據易方達基金4月11日公告,劉依姍被增聘為規模達360多億元的易方達中概互聯50ETF的基金經理,同時還出任易方達恒生國企ETF、易方達標普500指數基金等其他12只基金(不同份額分開統計,下同)的基金經理。至此,劉依姍管理的基金數量從1只增加到了14只,管理規模從6億元增長到了600億元。
此外,于4月中旬出任招商中證云計算與大數據主題ETF聯接基金基金經理的房俊一,于2024年8月加入招商基金,并在2024年10月開始管理指數基金,但他目前管理的近20只指數基金中,有相當部分是在今年3月后陸續接管的,包括招商上證科創板綜合ETF、招商中證科創創業50ETF等產品。
另外,國泰基金的朱碧瑩于2024年11月出任兩只ETF聯接基金的基金經理,但她目前管理的約27只基金中,有17只于今年4月上旬才開始接管的,包括這17只基金在內,朱碧瑩2025年以來接管的指數基金為23只。
指數基金也有“靈魂人物”
不難發現,上述指數基金經理被“委以重任”,基本是2025年以來(特別是4月以來)出現的現象。他們中有不少人(比如高興坤和王鑫),也是全市場范圍內近期走上基金經理崗位的“新人”。
“這是指數基金蓬勃發展下出現的必然現象。”滬上一家公募的內部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分析稱,基金經理和基金產品兩者可謂是“一體兩面”。在中證A500、科創50、自由現金流等指數產品密集發行下,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以來指數基金持續成為各大基金公司產品線布局重點。在這些基金持續布局下,會看到“新人”基金經理持續上崗。可以預期的是,指數基金經理群體未來會持續增加。
北方一家公募市場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指數基金經理此前關注度并不高,但指數基金在國內發展已有20多年歷史,這個領域實際上也沉淀出了不少優秀基金經理。可以說,指數基金能持續發展的基金公司,大多都有著一位長期聚焦指數投資的靈魂人物。“前幾年基金業大發展主要是主動權益基金的‘戲碼’,但依然有一批人長期堅守在指數賽道里。只要說起中國公募的指數基金發展歷史,他們是繞不開的人物。”
比如,富國基金現任副總經理李笑薇,是一位有著22年證券從業年限的指數投資老將。她于2009年6月加入富國基金,并于當年開始管理指數基金,至今仍在投資一線,是富國基金資深定量基金經理,管理富國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等產品的時間超過15年。華泰柏瑞基金副總經理、指數投資部總監柳軍,從2004年就加入華泰柏瑞基金,同樣是一位從業時間超20年的老將。目前,柳軍的管理規模超過4000億元,占據了華泰柏瑞基金6000多億元管理規模的三分之二,其中包括規模一度超過4000億元的華泰柏瑞滬深300ETF。
而在最近幾年里,市場知名度最高的指數基金經理,要數招商基金的侯昊。侯昊2009年加入招商基金,現任指數產品管理事業部專業總監。他管理的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基金,在此前的白酒消費行情中備受關注,被投資者稱為“侯哥”“大師兄”。
營銷和投研“兩手抓”
和主動權益基金經理有所不同,指數基金經理的成長路徑大多有著明顯的“指數”痕跡。比如,于今年3月底出任華安中證滬港深科技100ETF等9只產品基金經理的王超,于2014年以應屆畢業生身份加入華安基金,歷任基金運營部基金會計,指數與量化投資部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此外,房俊一在加入招商基金之前,曾于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在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工作,任研究開發部研究員。
此外,指數基金經理的主要工作內容也有別于主動權益基金經理。華南一家頭部公募內部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指數基金是高同質化的產品,基金經理的工作重點是控制好跟蹤誤差。此外,由于指數基金規模容量較大,基金經理的另一工作內容是配合基金公司開展機構路演、直播,通過這些方式來吸引申購資金。
此前有基金公司向券商中國記者透露,去年他所在公司的ETF相關路演超過1000場,基金經理重點參與其中。此外,一位ETF基金經理也對券商中國記者說道,相較于主動管理產品,被動產品的管理工作在營銷支持方面會多一些,包括路演等。“我們會盡可能配合客戶時間,因此平時出差會比較多,此外還要參與產品開發。”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指數基金經理相當程度上是帶有營銷屬性的工作,特別是在市場行情波動大的時候,要通過多渠道與投資者互動。由于基金當天凈值要在晚上八九點之后才更新,一些指數基金經理直播會安排在晚上7點之后,一兩場直播下來后基本已接近夜里12點了。“指數基金經理的核心競爭力不在業績上,而是客戶資源和渠道認可度。這不僅需要投研能力,還需要營銷能力,對指數基金經理提出更高要求。”
排版:汪云鵬
校對:李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