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日前發布《德勤中國消費品和零售行業縱覽2025:挖掘消費結構升級中的增長新機遇》(下稱“報告”),通過研究超過550家消費品零售上市公司的績效,剖析了消費品零售行業發展趨勢。
德勤認為,自去年9月以來,在政策支持提振市場信心的推動下,中國消費市場出現了積極變化。一系列覆蓋供需兩端的政策“組合拳”有效刺激了消費,令2025年初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顯著加快,資本市場活躍,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為未來前景的持續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
德勤亞太消費品及零售行業主管合伙人張天兵表示,隨著中國消費結構持續升級,服務性消費支出的比例不斷提升,帶動交通、教育、文化娛樂等領域消費增長。
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和家庭小型化也進一步影響消費偏好,消費者逐漸從炫耀式消費和低價商品,轉向追求情緒價值、高性價比和可持續發展的消費模式。理性、實用主義盛行,中青年消費者開始選擇可持續的生活和消費方式,同時健康和數字消費理念向全年齡段滲透。整體趨勢體現了日趨多元的消費者需求,而技術革新、可持續發展和高水平開放將為行業提供更多機遇。
當前,對情緒價值的消費需求快速增加,IP聯名模式幫助品牌吸引新受眾、提升知名度,并通過情感共鳴與體驗創新滿足消費者需求。報告提到,中國泛二次元周邊市場規模在過去十年間持續擴大,反映“IP+”模式在消費品牌、零售業態,乃至地方文旅品牌的市場潛力與營銷價值。
中國網絡購物使用率接近九成,豐富的數字消費生態推動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應用落地。除了實現個性化推薦、精準營銷外,生成式人工智能也有助企業優化供應鏈管理和動態定價,全面提升營運效率和銷售。
從投資與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2024年中國消費行業一級市場投融資進入調整期,其中餐飲娛樂、食品飲料和國貨化妝品等領域獲得較多投資,而二級市場上市企業數量減少,但首發募資金額有所提升,主要得益于運動鞋服、家電、國貨美妝和茶飲等高成長領域。盡管消費行業上市步伐有所放緩,但募資金額的增長表明,消費領域的投融資正進一步向高確定性賽道傾斜。
德勤中國研究主管合伙人陳嵐表示,調研發現,近六成消費者關注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線下店鋪,表明企業不僅需開發綠色產品,還需打造綠色消費新場景,以增強品牌吸引力。同時,探索綠色供應鏈、資源循環利用及環保公益等領域,可提供差異化競爭優勢并助力業務增長。
近年來,品牌出海為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提供契機。中國企業正通過海外并購、自建投資和供應商合作等方式,持續布局餐飲、輕工、家電及跨境電商等賽道,實現全球化發展并提升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