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熱詞受到市場追捧,中國正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各項合作。4月9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央周邊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聚焦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努力開創周邊工作新局面,建立“安危與共、求同存異、對話協商的亞洲安全模式”。
中國與周邊國家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利益相融,命運與共。周邊國家在我國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作為“走出去”戰略的先行者,中工國際(002051.SZ)的發展理念與之高度契合,秉承“四綠”(綠色設計、綠色工程、綠色制造和綠色產業)理念,深耕海外二十余載,在海外建設了百余個交鑰匙總承包工程,涉及全球五大洲70余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中工國際構建了以本部國際化經營能力為“一體”,所屬中國中元一流的設計咨詢和所屬北起院先進裝備研發與制造優勢為“兩翼”的發展格局,持續深耕周邊國家市場,“一帶一路”標志性項目和“小而美”的民生項目持續落地,為周邊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作出了杰出貢獻。
從中工國際以往披露的公告看,中工國際建設的海外工程承包項目已經覆蓋了周邊大部分國家。根據2023年年度報告,中工國際海外在建項目共35個,一半以上處于亞洲地區,其中12個位于亞太地區,8個分別位于西亞和中亞地區;公司在建項目不乏與所在國的國計民生相關的重點項目,這些項目的建設、投用和運營,為促進沿線經貿和產能合作、加強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中亞地區,公司承建的烏茲別克斯坦奧林匹克城項目是中烏兩國首個落地的大型合作項目,也是在烏首個采用中國標準設計、建設、驗收的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中亞地區最大的體育綜合體;在哈薩克斯坦,公司承建的年產50萬噸的哈薩克斯坦純堿廠,是哈薩克斯坦第一個純堿廠,也是中亞地區在建最大規模純堿廠,項目建成后將填補哈薩克斯坦國內市場的空白,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在塔吉克斯坦,公司所屬中國中元承擔項目設計和全過程管理的中國援塔政府辦公大樓項目于2024年7月揭牌投入使用。該項目是中國在援外項目中首次采用聯合設計模式實施的項目,是塔吉克斯坦建筑風格和中國建筑技術有機結合的典范。
烏茲別克斯坦奧林匹克城項目
在東南亞地區,公司承建的印尼杰那拉塔大壩建設項目是近年來中印尼兩國政府合作框架下首個涉及民生的項目;在柬埔寨首都金邊,所屬中國中元承擔設計的援柬埔寨國家體育場項目,是中國政府迄今對外援助項目中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體育場,并作為2023年東南亞運動會的主體育場。
在南亞地區,公司建設了孟加拉帕德瑪水廠,該項目是中孟兩國政府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重要民生項目,該項目的建成有效提升了當地的地表水源供水系統能力。在尼泊爾,公司承建的博克拉國際機場項目已經投運,該項目作為中尼“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的重點項目,被尼泊爾政府譽為“國家榮譽工程”。
東北亞方面,公司所屬北起院與廣野株式會社合作拓展日本的索道業務。北起院是國內首屈一指的索道裝備企業,以優質的索道裝備產品與北海道百年雪場運營經驗對接,將助推中國裝備制造標準與國際接軌,打造中日冰雪產業和旅游裝備產業的標桿項目。
此外,2024年是北起院“拓展國際市場”主題年,海外業務同比大幅增長。北起院設計、制造并指導安裝的緬甸Pyin Oo Lwin BE Fall索道,成為緬甸首條由中國企業全程參與的索道項目;哈薩克斯坦-25℃自動化冷庫系統集成項目是哈薩克斯坦第一套智能冷庫,具有智能黑燈操作功能,是目前中亞地區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自動化立體冷庫項目。
緬甸第一條由中國企業(中工國際)設計、制造的索道
中工國際在周邊國家的一系列舉措,不僅助力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也為維護亞洲地區的安全穩定貢獻了積極力量,成為中國企業踐行亞洲安全模式的杰出典范,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了示范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中工國際在深耕市場取得眾多海外項目的同時,其承建工程的質量也經受住了地震等災害考驗,公司以實力創造中國工程價值。
發展是硬道理,中國的發展給周邊帶來了紅利,尤其是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主要平臺,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構建了更加綿密的互聯互通體系。
展望未來,隨著我國與周邊國家的合作進一步加深,代表中國技術、中國質量的中國工程建筑企業將會加速“走出去”的步伐,成為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中工國際也將持續以“創造中國工程價值,建設人類美好生活”為使命,為增進各國民生福祉、推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注入中工國際力量。(CIS)
校對: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