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經貿格局迎來關鍵轉折點。‘對等關稅’政策將成為推動供應鏈結構從‘量變’轉向‘質變’的關鍵因素。”群智咨詢近日發布的研究顯示,亞太地區關稅若全面上調,全球供應鏈將被迫加速轉移與重組。墨西哥、巴西、土耳其、埃及等新興制造樞紐地位凸顯,而中小型品牌的競爭力將被削弱,具備供應鏈韌性的品牌競爭力將提升。
分產品市場來看,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電視消費市場,其年銷量超4000萬臺的規模仍是品牌商布局重點。若“對等關稅”執行,將使全球TV制造產業鏈再次陷入混亂,亞太地區雖然有制造成本優勢,但在高關稅壁壘下失去出口北美市場的優勢,未來產能或將轉向美洲和歐洲地區。
群智咨詢判斷,若美國對華電視關稅及越南關稅全面實施,墨西哥憑借美墨加協定的零關稅優勢,已成為北美市場的核心供應樞紐,預計2025年美國電視產能向墨西哥聚集。三星、LG、海信等頭部品牌在墨西哥的產能儲備充足,其北美市場份額集中度或進一步提升。
同時,供應鏈多元化成為行業共性策略。巴西、土耳其、埃及等地因對美關稅僅10%,且具備一定的產業鏈配套基礎以及物流優勢,有望成為中低端產能的承接者。與此同時,主要依賴越南工廠出貨北美市場的品牌受沖擊影響較大,需加速墨西哥工廠產能爬坡,并聯合供應鏈分散成本壓力。
群智咨詢判斷,IT市場中的顯示器和筆電作為高關稅敏感品類,供應鏈面臨較大震蕩。
顯示器方面,海外產能擴充多集中于越南,若美國對越南顯示器關稅降至30%以下,越南的顯示器ODM擴產計劃或延續;反之,其ODM產能將向墨西哥、巴西、印度轉移。目前,越南與中國制造的成本差已縮窄至8%,企業需重新評估布局。從品牌來看,三星、LG等韓系品牌在亞洲以外地區產能布局完善,受沖擊較小;部分品牌則考慮暫緩北美機型出貨,中小品牌或因成本失控退守市場。
筆電產業鏈的挑戰更為嚴峻。經歷三輪關稅加征(最高46%)后,越南筆電出口成本已達各國次高水平,疊加本土供應鏈短板,ODM轉移戰略陷入停滯。2025年,美國要求筆電PCBA(印刷電路板組件)海外組裝,代工廠需加速轉移,但當年海外產能缺口仍達14%。北美市場將面臨供應短缺與價格上漲的雙重壓力,抑制需求增長。盡管美國市場對高性能筆電的需求升級,但成本攀升或迫使品牌商回流本土,進一步推高終端價格。
在移動市場,平板電腦整機代工產能仍集中在亞洲,但美國市場波動(年規模約4200萬臺)對蘋果、三星等頭部品牌影響顯著。若關稅政策落地,這些品牌需調整供應鏈以平衡成本。
手機產業鏈則呈現分散化趨勢,群智咨詢判斷,品牌商為平衡成本與風險,一方面在東南亞(越南、印度)擴產,另一方面探索巴西等近岸外包選項。美國智能手機市場由蘋果、三星主導,但關稅導致的成本上漲將抑制整體需求,迫使中小品牌轉戰西歐等競爭激烈的區域市場。
總的來看,全球供應鏈正經歷區域性重構,群智咨詢認為,墨西哥、巴西、土耳其、埃及等地的關稅與物流優勢使其成為新制造樞紐,而越南、中國等傳統基地需通過技術升級或多元化市場布局對沖風險。品牌方面,擁有全球化產能布局的頭部品牌將進一步凸顯優勢;而依賴單一供應鏈的品牌需加速產能多元化以維持競爭力。
“2025年的關稅變局不僅是成本與政策的博弈,更是全球供應鏈影響力的重新分配。”群智咨詢指出,在這場變革中,戰略預判、供應鏈布局多樣性和盈利能力等因素決定了企業應對關稅波動的緩沖能力。對于品牌商而言,產能分散化與區域市場深耕將成為必修課;而對于代工廠與供應鏈企業,技術升級與近岸外包能力則是突圍關鍵。
不過,該機構也提示說,全球關稅政策仍存談判空間,未來稅率調整與執行細則可能隨國際經貿環境變化而動態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