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2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對等關稅”政策以來,日本國內不安感強烈。
4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眾議院內閣委員會上,回答有關美國政府宣布“對等關稅”相關提問時稱,首次作出“這是一個應被稱為‘國難’事態”的表態。短短3天后,在7日的參議院決算委員會上,石破茂再次提及對等關稅對日本的影響猶如“國難”。對此,石破茂呼吁日本國內不僅執政黨,所有在野黨也有必要以跨黨派方式對此進行研究和應對,“將舉全政府之力應對”。
據第一財經梳理,美方對等關稅的消息宣布后,包括高盛、瑞穗在內的諸多金融機構,紛紛在第一時間下調日本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其中,高盛已將日本今年經濟增速下調0.2個百分點,至1.0%。瑞穗證券也給出了相似的估算。而大和綜合研究所更為悲觀,認為日本今年經濟增速的下調幅度恐達到0.4個百分點。
汽車關稅恐抹去日本一年經濟增幅
進入2025年以來,作為美國盟友的日本,曾因美國時任總統拜登下令阻止美鋼收購案“很受傷”。在此前汽車及零部件被征高達25%關稅的基礎上,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的落地,意味著對日本而言,除汽車及零部件以外的其他輸美商品也被加征24%的“對等關稅”。
上周以來,日本東京股市連續遭遇重挫。日經225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收盤下跌7.83%,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指數下跌7.79%。尤其在7日,東京股市早盤大幅跳空低開,日經股指一度下跌近3000點,并擊穿31000點心理點位。
9日,截至第一財經發稿時,日本股市依舊延續頹勢。而在野村證券分析師看來,目前的關稅風險尚未完全反映在日本市場估值上,“對等關稅”政策落地后日股仍有下跌空間。按本幣計算,日本市場目前已成為今年以來亞洲表現最差的市場之一。
眾所周知,汽車制造業是日本經濟的支柱之一。汽車工業的產值占到了日本整個制造業的50%,總產值占到了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的8%左右,為日本提供了超過500萬個就業崗位,占日本就業總人口的8%以上。對于當前的汽車關稅,野村綜合研究所(NRI)執行經濟學家高畑和久預計,美國汽車關稅上漲25%將使日本國內生產總值至少下降0.2%。而去年日本實際GDP增長率為0.1%,對比來看,特朗普政府的汽車關稅對日本的影響足以抵消日本一年的經濟增長。
高畑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造成日本國內生產的收縮和就業機會的減少,并促使經濟出現空心化,有可能立即使日本經濟陷入惡化。”
高盛分析師湯澤康太(Kota Yuzawa)的模型顯示,若日本車企選擇漲價以抵消關稅,銷量將下滑8%~26%,利潤的縮水幅度將達到6%~59%。如果日本對美國的汽車出口量完全降為零、日本國內汽車產量減少,將給日本造成高達13萬億日元的損失,還會影響鋼鐵和物流等相關產業。
批駁美國“濫用關稅大棒”
當前,日本國內出現不少聲音,呼吁政府采取更為強硬的措施應對美國的關稅政策。其中,在在野黨看來,缺乏強有力的回應對石破茂而言是又一次政治挫折,甚至,一些在野黨呼吁通過對石破茂的不信任案。日本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黨首野田佳彥表示,石破茂應先充分調動本黨的力量,之后可采取全國性對抗美國的舉措。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分析師熊野英生批評美國關稅政策“倒行逆施”,認為其無助于經濟合理性,反而推高全球貿易風險。
日本媒體也在近期批評美國“濫用關稅大棒”。比如,認為美國征收的高額關稅將不可避免地對日本國內產業造成重大打擊。中小企業尤其將面臨嚴重后果。公共和私營部門必須共同努力,提供救濟措施,支持中小企業,“特朗普政府的高關稅是無視經濟原則的愚蠢措施,難以持久。日本政府必須要求美方撤銷關稅。”
東京商工研究所(TSR)8日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2024財年(2024年3月~2025年3月)的破產申請總數為10144件,為11年來最多。
也有日方觀點認為,日本政府應明確表示“對等關稅”是不正當的措施,絕對不能容忍,并且應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與堅持自由貿易的國家聯合行動,制定應對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石破茂在7日當晚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了約25分鐘的電話會談,但收效甚微。通話后,特朗普再次表達了對美日貿易的不滿,直言日美在汽車、農業等貿易領域的不平衡。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院長陳言告訴第一財經,縱觀今年2月石破茂訪美以及當前美國對日本施加的高汽車關稅,對于日本經濟最大的啟示便是,不宜過分期待別人給予“例外”,“美國關稅風暴不僅暴露日本對美外交的認知錯位,更凸顯其經濟結構的深層脆弱性。當不切實際的期待褪去,如何平衡對美依賴與區域合作,將成為日本政經界的長期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