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觀潮】 AI時代更需要人文學科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韓和元2025-04-01 06:54

      近期,復旦大學宣布即將推行“教育教學3.0版”改革計劃,文科招生比例將從30%—40%降至20%,同時大力拓展新工科建設,圍繞集成電路、智能機器人等前沿領域組建六大工科創新學院。此消息一經傳出,便引發了廣泛關注。要知道,復旦大學的文科向來是其極具競爭力的優勢學科,如今傳出縮招的消息,著實讓不少人對文科的未來發展前景感到憂心。

      無獨有偶,相關機構統計顯示,在國內各高校發布的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公告中,至少有20余所大學停招管理學、文學、語言、法學等文科類碩士專業。種種跡象表明,文科教育、文科生出路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人工智能(AI)技術呈指數級飛速發展的當下,人文學科路在何方?我認為,需要以更為理性和長遠的視角重新審視人文學科的價值。實際上,人文學科的價值不僅沒有被削弱,反而在科技浪潮中愈發凸顯,成為AI時代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以下,筆者從幾個關鍵維度,談談人文學科在AI時代的獨特價值。

      技術倫理的錨定者:

      為AI發展校準價值航向

      隨著AI技術的不斷迭代升級,一系列倫理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傳統的倫理邊界被不斷模糊和打破。例如,自動駕駛汽車在面臨“電車難題”時的決策困境,生成式AI引發的版權歸屬爭議,以及算法偏見導致的社會歧視等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絕非單純依靠技術手段就能實現,而是迫切需要哲學、倫理學等人文學科的深度介入。

      人文學科能夠為AI技術構建起一套清晰的價值坐標系,幫助我們在技術發展的過程中牢牢堅守倫理底線。有機構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且富有成效的探索,嘗試將康德倫理學融入算法設計,這一實踐充分證明了人文理論能夠直接參與到技術規則的構建中,為人機關系的和諧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在AI技術的高速發展中,人文學科就像一座不可或缺的導航燈塔,為其校準價值航向,確保其在符合人類倫理道德的軌道上前行。

      認知差異的捍衛者:

      守護人類獨特的精神領地

      當AI在IQ測試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甚至突破130分時,人類在傳統智力維度上的競爭優勢正逐漸發生轉移,開始向情感智慧(EQ)和文化智慧(CQ)傾斜。文學藝術創作所蘊含的“不可計算性”價值在這一過程中愈發凸顯。盡管ChatGPT和DeepSeek能夠模仿杜甫的詩風,但永遠無法復現“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背后所蘊含的深厚歷史痛感與人性溫度。

      這種對深層文化內涵的解碼能力,構成了人類在認知領域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人文學科守護人類獨特精神價值的重要體現。人文學科通過培養人類的情感智慧和文化智慧,幫助我們在AI時代保持對人類自身價值和意義的深刻認知,捍衛人類獨特的精神領地,使其不被技術的浪潮所淹沒。

      此外,人文學科所提供的隱喻、類比等獨特思維方式,能夠為機器邏輯提供重要的補充,激發創新靈感,推動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在AI時代,人文學科與技術學科的深度融合將成為創新的重要驅動力,為解決復雜的技術難題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人文學科就像一座豐富的靈感源泉庫,為技術創新源源不斷地注入人文活力。

      社會結構的修復匠:

      應對AI引發的社會失衡

      AI的廣泛應用正引發一場大規模的就業結構變革,可能導致大量人員失業,進而制造出新的社會斷層。經濟學家預測,到2030年,全球將有3.75億工作崗位被AI替代。面對這一嚴峻的社會現實,社會學、政治學等人文學科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這些學科能夠從社會結構、社會公平等宏觀角度出發,重新審視和設計社會契約,為解決技術性失業問題提供系統性的解決方案。芬蘭的全民基本收入實驗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它充分證明了人文社科在應對技術性失業方面,相比單純的技術方案更具系統性和前瞻性。人文學科就像一位技藝精湛的修復匠,通過對社會問題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為構建更加公平、和諧的社會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修復AI發展帶來的社會失衡。

      人機協作的架構師:

      構建高效和諧的人機新生態

      在醫療領域,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麗塔·卡倫在2001年提出的敘事醫學就是最佳范例。敘事醫學是“由敘事能力所實踐的醫學”,而敘事能力指的是“認識、吸收、解釋并被疾病的故事所感動的能力”。敘事醫學充分挖掘了個體的敘事能力,由此在很大程度上整合了醫學的專業性與普世性,為科學與人文之間的交流開辟了通道。

      正如敘事醫學所指,人機協作的范式需要重新定義雙方的能力邊界,而這種重新定義本質上是一個新型的人文學科命題。

      人文學科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與機器之間的關系,構建更加高效、和諧的人機協作模式,充分發揮人類和機器的優勢,共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文學科就像一位卓越的架構師,精心設計和構建著人機協作的新生態,讓人類與機器在相互配合中實現價值的最大化。

      由此可見,AI并非某些人士所認為的,是人文學科的掘墓人。相反,它更像是其復興的催化劑。在技術能夠輕松完成知識檢索的今天,真正的“智慧”——包含價值判斷、文化洞察與存在性思考的復合能力——正在成為人文學科的新內核。

      筆者相信,“技術人文主義”將強勢崛起,人文學科將在AI時代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價值支撐和精神指引,推動人類文明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邁進。

      本版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責任編輯: 王智佳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男人中文字幕资源站| 久久久久国产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婷婷国产剧情内射白浆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亚洲欧洲久久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99久久|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久久婷婷五夜综合色频| 久久精品三级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久久电影网午夜鲁丝片免费 |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九九99久久精品国产|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66|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 手机看片福利久久|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图片|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麻豆|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777 | 热99re久久免费视精品频软件| 蜜色欲多人AV久久无码|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