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盤,A股繼續小幅震蕩,主要股指漲跌互現,白馬藍籌股領漲,上證50指數漲逾1%,成長股略有回調,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微幅飄綠。兩市成交呈放大趨勢,不到1小時就突破萬億元。
盤面上,稀土永磁、鋼鐵、工程機械、建筑等板塊漲幅居前,公共交通、智譜AI、數字貨幣、華為算力等板塊跌幅居前。
資源股全線大漲
稀土永磁概念早間強勢上攻,板塊指數放量大漲近7%,突破10月8日高點,創1年多來新高,半日成交遠超昨日全天成交。西磁科技、九菱科技30%漲停,銀河磁體、正海磁材、大地熊、中科磁業等批量20%漲停,中國稀土、北方稀土等超20股也漲停或漲超10%。
在稀土永磁飆升的帶動下,資源類個股全線上揚,礦物制品、有色、稀缺資源、鈦金屬等板塊紛紛強勢拉升。寧波韻升、章源鎢業、云南鍺業等批量漲停。
港股資源股也大幅走強,原材料業指數大漲近3%。金力永磁盤中放量大漲近33%,創近1年新高,開盤僅1小時成交就接近昨日全天成交的10倍,中國稀土、中鋁國際等也均放巨量大漲。
ETF漲幅前20位的全是以資源類股票為標的基金,其中稀土ETF、稀土ETF易方達、稀土產業ETF等漲幅均超過8%,位居前列,半日成交也均較昨日增加1倍以上。
消息面,據報道,緬甸克欽獨立軍近日宣布,已經控制該國稀土礦區,但未透露如何處置采礦活動。加拿大稀土和電池金屬研究企業阿達姆斯情報公司發布投資提示稱,反叛武裝控制該地區可能影響稀土精礦出口。
緬甸是中國最大的稀土進口來源國,特別是中重稀土,主要應用于我國南方企業,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南方稀土需求與指令計劃的缺口。據海關總署公開數據,今年1至9月,我國從緬甸進口的稀土礦及相關產品數量為3.964萬噸,大約是中國稀土進口總數量的39.54%。
此外,隨著《稀土管理條例》10月1日正式實施,將稀土資源的保護性開采和行業綠色化發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條例明確要求稀土企業嚴格遵守環保、節能和清潔生產等相關法規,同時鼓勵企業采用先進技術對稀土二次資源進行綜合利用。這一舉措不僅有利于稀土資源的可持續開發,還將推動整個行業向更加環保、高效的方向發展。
華泰證券表示,緬甸礦山停產以及國內中重稀土因環保等原因供給受限,或導致中重稀土供需格局短缺。若原料庫存消耗殆盡,中重稀土價格可能出現大幅上漲。輕稀土供需格局亦將改善,但國內供給仍有潛力,短缺幅度或弱于中重稀土。
建筑股迎多重利好
建筑股早間也大幅走強,板塊指數盤中放量大漲逾2%,半日成交超昨日全天成交。中化巖土連續第7日漲停,近13個交易日11漲停,其間累計大漲162%,雅博股份、森特股份、創興資源等紛紛漲停。
在建筑板塊強勢帶動下,建筑上下游相關板塊也集體走強,工程機械、鐵路基建、交通設施、房地產等板塊也表現活躍。津投城開、臥龍電驅、福建水泥等漲停。
“2024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筑博覽會”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本次展會聚焦城建領域,以高標準建設為載體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以行業新質生產力提升新動能,推動城鄉建設升級轉型的重要舉措和實踐成果。展會上發布《上海市新城數字化轉型白皮書》。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為人在開幕式上表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是加快轉變超大城市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和改善人居環境是其中的重要內容。要進一步突出科技創新,推動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建筑規劃、設計、施工、運行的全生命周期,積極培育形成建筑領域新質生產力。
此外,中央正積極推進化債工作,以期降低地方政府的償債壓力,釋放更多的財政資源用于經濟發展和社會保障,對于依賴于地方政府投資的建筑等行業和企業,是直接的利好。
華創證券預計,“擬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的潛在量級或約6萬億元,疊加每年繼續發行特殊新增專項債,未來三年化債體量或達約9萬億元。
國盛證券指出,當前九大建筑央企整體PB為0.54倍,仍處歷史底部區間,其中九大建筑央企除中國核建外全部破凈,低估值特征明顯。近期證監會出臺市值管理指引等促進長期破凈公司價值提升,疊加近期一攬子“寬信用”政策,以及后續可期待增量財政政策,四季度板塊基本面有望邊際改善,有望繼續展現明顯超額收益。
校對:王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