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金價屢屢創下歷史新高及出現大幅波動行情后,期貨交易所、銀行等紛紛提示風險。記者還注意到,金價“狂飆”后引發部分通過貸款炒金的投資客入場。對此,專家們紛紛表示“不可取”。
4月23日上午,上海黃金交易所于本月第五次發布風險控制相關通知,對黃金延期品種與白銀延期合約交易保證金水平和漲跌停板比例進行調整。上金所同時提醒,請各會員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做細做好風險應急預案,提示投資者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合理控制倉位,理性投資。
上期所也發布公告稱,經研究決定,自4月25日交易(即4月24日晚夜盤)起:黃金期貨AU2506合約交易手續費調整為20元/手,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費調整為20元/手。
與此同時,多家銀行也均提示黃金投資風險。
由于金價今年以來的“狂飆”行情,更是吸引了不少投資客入場。記者發現,不少投資者開始鋌而走險,期望通過貸款方式炒金大賺一筆。在社交媒體的投資圈中,貸款炒金成為熱門話題。
記者注意到,這些貸款炒金的投資者的貸款資金來源主要有兩類:一部分為銀行消費貸;另一些投資者,則通過信用卡套現獲取資金。
“無論是何種方式貸款炒金,都具有較大的風險。”專家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雖然都表達了對金價長期上漲趨勢的看好,但均不贊同貸款炒金的方式。
“貸款買黃金等于加杠桿,正如這幾天的市場走勢,黃金本身會有價格波動,杠桿既能放大收益也能放大虧損。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很可能落入‘追漲殺跌’的陷阱中,從而遭受較大的損失?!碧K商銀行特約研究員武澤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貸款一旦不能及時還上,還會引發更大的風險。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也指出,通過申請消費貸款或者信用卡套現來投資黃金,存在合規風險,一旦被金融機構發現,相關資金將可能被要求提前償還,信用卡額度還可能被下調或者暫停交易,相關行為還可能被納入征信系統。同時,借錢“炒金”風險較高,收益不確定且本金可能虧損,從投資角度看也并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