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證券時報記者從江蘇省相關部門獲悉,江蘇將瞄準高端、智能、綠色的目標,實施新一輪傳統產業煥新工程。具體推進中,江蘇將以“堅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并舉”為原則,以傳統產業煥新工程為抓手,引導傳統產業朝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向產業鏈中高端攀升,重點做好“苦練內功、數字賦能、拓展市場”三篇文章。
在苦練內功方面,江蘇將建立鋼鐵、化工等行業短板技術產品清單,圍繞高端聚烯烴、工程塑料等10大化工細分領域,支持研發應用一批創新產品;打造江蘇船舶海工“精品”,服務保障重點整車企業加快轉型,支持新能源整車項目研發和產品準入,推廣300項左右新技術新產品,并推動更多產品納入政府自主創新產品目錄。
在數字賦能方面,江蘇將推進實施100個以上節能降碳升級改造項目,培育更多綠色工廠;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力爭到2027年底,規上工業企業基本完成智能車間改造,為傳統產業插上數字化翅膀。
此外,江蘇還將出臺鼓勵政策,引導相關企業加快進軍國際市場,開辟新賽道,拓展發展新空間。
據介紹,傳統產業是江蘇經濟增長的主力軍、解決就業的主戰場,在江蘇14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和“1650”產業體系中均占據“半壁江山”,江蘇制造業百強企業中,與傳統產業相關的企業占比達八成。
過去一年,江蘇實施煥新改造類項目1363個、總投資2098.33億元,主動退出老舊裝備3396臺(套),關停退出低質低效企業73家,推出重點創新產品337個,建設傳統產業特色園區34家,新增27家企業達到國家級《鑄造企業規范條件》,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51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政策層面,2023年,江蘇印發《傳統產業煥新工程實施方案》,部署淘汰落后、設備更新、綠色轉型、產品提檔、布局優化“五大行動”。無錫、南通、鹽城等市也隨即出臺實施意見,統籌謀劃產業轉型路徑;泰州成立工作專班,將任務細化至企業與項目,推動船舶、汽車等優勢產業升級。與此同時,紡織、印染等六大行業同步推出高質量發展方案,形成“統分結合”的政策體系,實現對產業轉型的精準引導。
另外,2024年,江蘇還遴選90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項目重點扶持,推薦83個設備更新項目獲得23.46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并提前下達1.5億元制造業貸款財政貼息資金,為產業發展帶來“及時雨”。
金融創新方面,江蘇也在不斷探索。江蘇省工信廳聯合南京銀行推出“傳統產業煥新貸”,為54個重點項目投放貸款21.78億元;攜手江蘇銀行落地“綠色工廠貸”,累計授信601家企業,發放貸款608億元。這些定制化金融產品,有力緩解了企業融資難題,降低了改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