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磊:LP出資形成保守化趨勢,中企未來將通過四種方式出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21財經APP作者:申俊涵2025-04-18 14:10
      (原標題:投中信息楊曉磊:LP出資形成保守化趨勢,中企未來將通過四種方式出海)

      4月16日,在第19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上,投中信息CEO楊曉磊發表了題為“雨戰博弈”的主題演講。他將當前環境比作賽車場上的雨戰天氣——在逆境中超越對手的機會反而更大。因此,大家需要有在危機中尋找機遇的樂觀精神。

      這其中,樂觀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中國對美貿易依存度從2018年的19%降至如今的15%,沖擊在被消化;中國上市公司平均PE倍數僅為13倍,表明中國資產仍處于價值洼地;150家上市公司、100多所高校及80多個地方政府接入DeepSeek,展現了中國在科技驅動下的新質生產力潛力。

      談及當前關注到的投資機會,楊曉磊指出,產業端、消費端、科技與AI、軟硬結合、醫療,大公司成長過程中的拆分和并購,都是未來充滿著想象力的題材。AI也在推動著制造業快速地發展,提供一些新的動力。

      同時,他還分享了對一級市場募資端、退出端趨勢的最新觀察,以及對中國企業出海趨勢的最新判斷。在楊曉磊看來,中國企業在未來一定會主動、被動地建立海外的品牌和影響力,形成全球的影響力。

      全球私募股權行業下行,LP出資形成保守化趨勢

      楊曉磊指出,目前一級市場的出資端正受到當前宏觀環境的長期影響。養老金是最大的出資人類型,其過去對價值本身是長期積極的,所以在整個風險資產的配置是超配的。隨著二級市場迅速波動使得風險市場的收益水平大幅度降低,這時候就會調整整個配置比例,所以對于一級市場的出資會出現保守的趨勢。

      當前,全球私募股權行業都處于下行階段。在流動性緊縮、利率高企的情況下,風險資產很難受到資金的青睞。

      就募資情況來看,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完成募集的PE、VC基金為157只,較2023年下降35.9%。募集基金規模為502.4億美元,較2023年下降42.3%;2024年美國完成募集的PE、VC基金為819只,數量較2023年下降20.9%。募集基金規模為3606.7億美元,較2023年下降20.2%。

      盡管行業下行,但是今年以來,投資人信心正在逐步增強。通過今年在春季調研,楊曉磊指出,投資人普遍認為今年是不錯的年份。當然這是4月5日之前的反應,4月5日之后到現在還沒有更新。

      大家認為今年不錯的原因是資產價格相對較低。過去兩年,中國資產價格進入新低階段。同時行業的信心在快速地恢復,AI應用、機器人等很多賽道都到了非常熱的階段,與2023年高估值題材且又不“性感”的局面形成了顯著的對比。

      “投資人們會更加積極一點,不過也是審慎地積極。有兩成接受調研的投資人指出,可能在高位會做一些減持、老股轉讓,適時地為LP做一些DPI,跟大家一起共建一些信心。”他說。

      中國制造業發生質變,企業將以四種方式出海

      過去幾年,中國VC市場背后的驅動因素正在經歷深度的重構。楊曉磊指出,主要驅動力將是競爭、積極變化的市場和正面穩定的政策。在過去一段時間,這些都以超過以往經驗的速度迭代著。

      從產業視角來看,中國制造業已經發生質變。因為,這里有著足夠多、足夠專業、協同高效的產業工人和工程師。在過去數年,中國制造業的效率和薪酬比始終維持在5以上的高位,美國大概不到4。同時,中國工程師的數量是其他主要經濟體的數倍。

      并且,中國擁有世界上唯一全品類的制造業供應鏈,在23個門類中有20個排名第一。也正是由于中國制造業的產業生態優勢,特斯拉、蘋果愿意把供應鏈、產業鏈留在中國。

      談及企業出海的熱門話題,楊曉磊認為,中國企業在未來一定會主動、被動地建立海外的品牌和影響力,形成全球的影響力。

      中國企業出海的方式可以分成四種,一是資本出海,出去控股分支機構;二是品牌并購。過去中國是海外很多大品牌廠的代工廠,現在,中國反過來把品牌方收購,收購它的品牌、渠道、消費者和影響力;

      三是合資共建,以市場換技術。這相當于是,把中日合資、中德合資、中美合資在海外重新演一遍;四是海外權益的分拆以及孵化。成立本地公司做小股東,把運營和經營權交給本地公司或者是其他的全球品牌,大家聯合一起開發產品,把IP留在本地。

      港股復蘇趨勢明顯,并購退出期待更多案例

      談及退出渠道問題,楊曉磊指出,當前對于IPO市場樂觀的人還是少數。大家的共識是IPO是為數不多可以做IRR的退出方式,但目前這點流通性對存量14.9萬億元的庫存來說,只能說它有流通性,但它難解決問題。

      對于港股市場,投資人普遍認為港股有復蘇的趨勢。但是港股的復蘇一般離不開全球資金的支持,全球資金喜歡宏大敘事。過去在政策的指導下,創投資金投資了大量的專精特新、早小硬企業,這些企業要達到“10億美金、100億人民幣的市值”的標準,其實也并不容易。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標準,在港股上市可能缺乏流動性,難以解決退出和收益問題。

      IPO路徑受阻,帶來的另一個潛在風險是,已經成長到了一定階段的企業依然在一級市場上融資,又反過來與早、小、硬企業競爭融資額度。

      在IPO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并購被越來越多提及。政策支持確實給市場帶來一些反應,但效果還待觀察,至少在過去一年沒有看到顯著的并購案例增加。

      楊曉磊認為,這里面其實也有預期管理的問題。從創投角度來看,如果以最底線的思考看,可能并購不謀求收益,而是解決流動性的不錯辦法。比如,國資委對央企的新質生產力、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比例要求是2025年達到35%,今年已經差不多達到了。未來5年,這個指標還要增加,增加量大概是十幾萬億元到三十萬億元的規模。這個規模靠央企的自身增長其實挺難,這其中可能會有創投項目被并購退出的機會。

      最后,楊曉磊以中西方的神話故事作比,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故事教給中國人“吃苦耐勞,抗爭不屈”的精神內核。他堅信,這種精神將助力中國在消費、供應鏈和制造業領域持續釋放潛力,最終在全球博弈中占據主動。

      責任編輯: 李志強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情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久久伊人男人的天堂网站|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91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 韩国三级大全久久网站|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国产av激情无码久久|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天堂久久天堂AV色综合|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片|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第一页|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碍|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国产精品gz久久久|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久久| 无码尹人久久相蕉无码|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app|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伊人久久精品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