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競逐AI之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柳寧馨,實習生王梓欣2025-04-18 09:44

      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AI競逐賽道。

      4月15日,《杭州市建設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實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隨后,4月16日,《天津市促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也公布并公開征求意見。此外,今年以來,成都、武漢、蘇州等多城市發布人工智能產業政策,此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出臺較完備的AI產業鏈政策,近期則逐漸推出“人工智能+”細分領域的支持政策。

      發展人工智能成為更多城市的共識,但不同城市也依據自身稟賦,將未來競爭聚焦在基礎科研、轉化應用、商業場景等多方面。

      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外部嚴峻形勢和內部發展需要,給了我國頭部城市發展人工智能的緊迫感,這也要求我國大城市未來必須要走創新之路,積極主動迎接第四次產業革命,抓住新技術機遇,再上新臺階。不過,在AI產業投入期,同質化的競爭嚴重是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集中多方力量發展AI

      當前,各城市把發展人工智能作為重點產業方向。

      今年以來,杭州、武漢、成都、天津、蘇州等多個城市發布最新政策,集中多方資源發展AI。

      從發展目標看,杭州提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武漢正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打造國內一流AI創新集聚區;成都希望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構建西部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天津則錨定打造全棧式AI先鋒城市,力爭2027年實現人工智能核心企業營收超千億元;蘇州將建設國際影響力“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曾剛表示,當前外貿形勢和外需變化不確定性非常大,包括美國發動的關稅戰影響,對地方政府而言,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受到較大沖擊,對產業轉型重要性的認識更加深刻,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緊迫感更強。

      專項資金和場景應用支持是各地政策的重點。例如,杭州將引導“3+N”杭州產業基金群撬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投向人工智能相關方向的產業基金規模超1000億元。

      武漢設立市級重大專項最高2000萬元支持,布局大模型研發成本30%補助。每年設立1000萬元算力服務券,對中小企業給予50%算力費用補貼。

      成都提出,每年發放總額1億元“算力券”,按國產算力50%~60%、非國產30%~40%比例補貼企業,單戶年補貼最高500萬元。每年遴選4個特色產業園,對入選全國百強榜單企業最高獎勵200萬元,頂尖人才最高獎勵1000萬元。

      2026年蘇州將新增1.2億元專項資金,精準投入到人工智能的創新與應用領域。蘇州還設立核心技術攻關最高1000萬元支持,建設國家新一代AI開放創新平臺。此外,蘇州對千億級通用大模型給予最高2000萬元支持,開放重點行業場景按投資額20%獎勵,首臺套裝備獎勵100萬元。

      場景應用方面,武漢推動“人工智能+”在工業質檢、醫療等場景落地,加速形成“數據—算力—模型—應用”全鏈條創新生態。成都提出,每年開放不少于70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對優秀場景提供主體按投資額20%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

      “AI是新質生產力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因此各地對AI的產業政策制定、專項資金設立、應用場景打造等方面支持的熱情空前高漲,期望打通AI產業鏈的資源通道,提高科技成果產業化效率。”曾剛表示。

      以杭州為例,《杭州市建設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實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見稿)》提出,在杭州推動全國模型輸出源地、算力成本洼地、數據共享高地、智能應用首發地等“四地”建設,加速前沿技術原創性策源、城市算力基礎性建設、數據要素創造性配置、場景牽引變革性突破。

      杭州市經信局技術創新處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杭州對人工智能產業鏈采取全面布局策略,不僅關注AI技術研發,也側重于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商業化,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的AI產業生態,包括科技創新、人才培育、資金支持等關鍵環節。

      “AI產業的發展需順應市場需求,尋找技術與市場的最佳結合點。AI產業的盈利模式尚處于探索階段,真正的盈利點可能在于由AI催生的新產品、新業態。AI產業的爆發點可能出現在未來產業中,如無人駕駛、人形機器人等。對于AI產業的窗口期,杭州時刻準備著,等待技術突破和市場成熟。”上述負責人表示。

      創新經濟需要區域合作

      除了最近新發布AI政策的各類中心城市,此前人工智能頭部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等今年以來也出臺人工智能領域的細分政策,成為更廣區域中的創新策源地。

      曾剛認為,各城市達成發展AI的共識,這是事情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是,當前AI還是一個新興領域,能夠直接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部分十分有限,不少技術仍然處在產業和市場培育期,沒有到大規模收獲期。這是新興產業領域非常正常的現象,也符合新技術產業化的客觀規律。

      “AI領域更需要合作,需要數據的流通和共享,而不是‘跑馬圈地’,地方政府對發展這類創新經濟要有更先進的觀念,有戰略性的眼光。”曾剛說。

      例如,《北京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新材料”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瞄準“人工智能+新材料”發展前沿,提出到2027年,北京“人工智能+新材料”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發布新一代物質科學大原子模型,形成國際領先的新材料創新策源與人工智能應用高地。

      《上海市關于促進智算云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本市智算云產業規模力爭突破2000億元,云邊端協同、產業鏈條完備的生態體系基本形成。同時,積極對接長三角、中西部等域外智算資源,邊緣算力節點與數據中心統籌協同。

      上海還提出,加快關鍵生產力工具打造,推進人工智能+智能終端、人工智能+科學智能、人工智能+在線新經濟、人工智能+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多領域的發展。

      另一方面,各城市需要依據自身的資源稟賦,找到自身發展AI的比較優勢,突出長板。

      曾剛認為,例如北京是科研高地,擁有非常好的基礎科學研究優勢,可以為AI技術研發提供強大、可靠的基礎支撐;上海在AI的卡脖子技術研發、關鍵設備裝備生產、研發服務等方面有優勢;深圳在面向AI終端用戶方面比較靈活,開拓市場經驗豐富;杭州在AI科研成果的應用轉化方面優勢突出;成都在軍民融合方面有較好基礎。

      “總之,國內發展AI需要走向跨地域協同合作,頭部城市和中心城市要發揮重要作用。”曾剛表示。

      曾剛認為,以長三角為例,大模型的數據中心要進一步統籌,提高算力和數據中心運營效率,節約電力,創新共建共享模式;同時,可以通過委托經營等方式,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負責運營,打破地方行政壁壘;此外,要更多發揮市場化作用,技術發展不等人。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看99| 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av免费天堂小草播放| 超级碰碰碰碰97久久久久|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久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情|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蕉下载|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地址|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日本福利片国产午夜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 一区二区不卡久久精品|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小说久久另类区|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麻豆| 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五月| 久久影视综合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香蕉|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a片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