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報陸續出爐,基金經理們的調倉路徑隨之浮出水面。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6日,中歐、永贏、平安、中銀等11家基金公司旗下67只基金(各類份額合并統計,下同)披露了2025年一季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調倉呈現兩大顯著特點:一是多數主動權益基金經理保持高倉位運作,并以加倉為主。二是基金聚焦于科技與成長賽道,特別是人形機器人、AI、半導體等方向。
傾向“高倉位+加倉”
首批已披露一季報的67只基金中,有44只主動權益基金(包括靈活配置混合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下同)。
其中,有完整倉位數據披露(注:剔除2025年新成立基金與無數據情況)的41只主動權益基金中,有22只倉位在90%以上,18只倉位在80%~90%之間,僅1只基金倉位低于80%,為79%。它們普遍倉位較高。
值得關注的是,41只主動權益基金中,有23只主動權益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加倉,占比56%;另有18只主動權益基金減倉,占比44%。
其中,相較于2024年四季度末的倉位數據,有6只主動權益基金大舉加倉超過5個百分點。包括永贏醫藥健康A加倉9.23個百分點、朱雀碳中和三年持有加倉8.16個百分點、金信深圳成長A加倉7個百分點、朱雀匠心一年持有加倉6.82個百分點、金信優質成長A加倉5.63個百分點、朱雀產業精選A加倉5.32個百分點。
另有5只主動權益基金加倉4~5個百分點,6只基金加倉1~4個百分點。
簡單來說,從首批基金一季報的披露情況來看,一季度主動權益基金普遍是高倉位運作,并以加倉為主,特別是還有部分主動權益基金大舉加倉。這說明多數基金經理對后市向好有堅定信心。
誰業績好?
一季度基金業績出現明顯分化,大部分基金凈值上漲。
2025年一季度,代表主動權益基金的“萬德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上漲4.65%。
Wind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有4482只主動權益基金(成立于2025年以前,包括靈活配置混合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僅計算初始基金,下同),其中3423只基金一季度收益為正,占比約76%;另有1059只基金收益小于或等于0,占比約24%。
從主動權益基金一季度收益來看,正負收益比大約為3:1,大約近八成正收益,兩成負收益。
不過,一季度基金業績結構分化嚴重。
其中,漲幅最好的基金,如閆思倩管理的鵬華碳中和主題A,一季度收益為60.26%,還有一批北交所基金漲幅靠前,比如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A一季度上漲38.98%。
目前已披露一季報的基金中,平安先進制造主題是一季度普通股票型基金冠軍,其A類份額一季度收益為53.65%。業績表現優秀的還有:華富科技動能A,收益為37.12%;長城久鑫A,收益為32.70%;中歐智能制造A,收益為26.72%;長城港股通價值精選多策略A,收益為26.20%。
與之相對,一季度跌幅最大的財通成長優選C,一季度下跌24.58%。此外,重倉美股的QDII基金跌幅靠前,比如華夏全球科技先鋒,一季度下跌18.05%。
目前已披露一季報的基金中,也有部分表現欠佳,如永贏醫藥健康A,一季度收益為-7.79%;永贏新能源智選A,收益為-6.51%;金信消費升級A,收益為-5.53%。
對此,格上基金研究員托合江表示,“今年一季度機器人板塊領漲,北交所表現突出,相關重倉基金取得較大的漲幅。而美國科技股自高點下跌,相關QDII基金跟隨美股下跌?!?/p>
排排網財富研究員卜益力表示,從整體來看,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經理調查結果呈現出兩大顯著特征。首先,隨著市場逐步企穩回升,公募基金經理的投資信心明顯增強,多數基金經理選擇保持較高倉位運作以把握市場機遇。其次,在資產配置方面,公募基金經理普遍聚焦于科技與成長賽道,特別是AI人工智能、機器人、半導體等具備創新驅動屬性的科技成長板塊成為重點布局方向。
“新風口”:人形機器人+AI
已披露一季報的基金中,包括一季度普通股票型基金業績冠軍平安先進制造主題基金。平安先進制造主題A,一季度回報為53.65%。
平安先進制造主題基金一季度獲得7.72億份凈申購,規模從2024年末的0.48億元,激增至一季度末的13.21億元,大增12.73億元。同時,其股票倉位由2024年末的87.12%,增加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90.80%,加倉3.68個百分點。
平安先進制造主題重倉人形機器人賽道,一季度,該基金大幅加倉了恒立液壓、浙江榮泰、奧比中光、三花智控。
此外,華曙高科、峰岹科技、龍溪股份、浙海德曼、科達利、四會富仕新晉十大重倉股。
平安先進制造主題基金經理張蔭先表示,2025年一季度主要配置維持在人形機器人方向。力求深度參與人形機器人產業的高速成長。
張蔭先認為,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軌跡將對標智能手機與電動汽車,而且持續周期會更長,賽道容量也更為龐大。
“人形機器人產業在未來數年乃至十年間,無疑將成為極具成長性的黃金賽道,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投資機遇?!睆埵a先說。
張蔭先表示,更愿意把倉位布局在感知類零部件、新制造工藝、潛在新型電機方案、整機組裝代工商、積極拓展機器人業務且估值相對偏低的公司等。
另一只披露年報的績優基金——華富科技動能基金,情況也類似,該基金一季度取得37.12%的好收益。該基金也同樣主要配置在人形機器人板塊,其全面布局人形機器人板塊,包括本體、執行器、傳感器、驅動控制、傳動裝置、設備、材料等各環節。
該基金一季度大幅加倉藍黛科技、拓普集團、三花智控、北特科技,此外,隆盛科技、美湖股份、中大力德、中鼎股份、銀輪股份、瑞迪智驅新晉十大重倉股。
這并非個別現象。
金信精選成長基金經理孔學兵在一季報中也表示,國產半導體正加速從落后追趕走向突破引領,相關領域的“DeepSeek”時刻或將臨近,可能蘊含較為豐富的戰略性機遇,值得布局守候。
格上基金研究員托合江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隨著DeepSeek橫空出世,人形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和人形機器人成為今年一季度的投資‘新風口’,基金加大了對相關領域的關注和布局?!?/p>
卜益力分析一季度公募基金重點關注的“新風口”,認為主要分布在以下四大領域:第一,機器人板塊憑借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進程加速及短期業績增長潛力獲得資金青睞;第二,受益于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和行業景氣度回升,醫藥健康板塊重新獲得市場關注;第三,隨著AI技術商業化應用加速落地,相關產業鏈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第四,具備穩定現金流和持續盈利能力的優質高分紅企業,也成為基金經理資產配置的重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