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制造業數字化發展是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路徑。近日,由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研究院會同江蘇經信智庫咨詢有限公司、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聯合編制的《江蘇省制造業數字化發展指數報告(2024)》正式發布。
江蘇省制造業數字化發展指數報告2023年首次對外公布,在延續上年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2024年指數報告依托兩化融合公共服務平臺、智能制造評估評價公共服務平臺數據,對全省和13個設區市制造業數字化發展水平分析評價。
報告顯示,2024年江蘇省制造業數字化發展指數得分為135.67,較2023年增加22.17,比2023年增長19.5%,比2023年增幅高6個百分點。其中,蘇州(182.03)、常州(158.33)、無錫(153.96)、南京(146.79)、揚州(145.14)等設區市發展成效較好,常州、鹽城(124.46)、南通(118.11)、淮安(117.97)等設區市進步較快。
生產全過程數字化是通過數字化的手段實現生產流程的精細化管理和控制。生產全過程維度由計劃調度、生產作業、倉儲配送、設備管理、質量管控、安全管控、能源管控、環保管控等8個指標組成。從指數得分情況看,全省生產全過程維度得分為92.18,蘇州(131.30)、常州(109.45)、無錫(107.96)、揚州(100.26)、南京(99.72)均高于全省得分,其他地區66.56-86.35之間。常州、南通、淮安、鹽城、揚州進步較快,其中,常州由2023年的得分84.01提升至2024年的109.45。
證券時報記者還從近日召開的江蘇省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工作推進會上獲悉,江蘇上一輪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新一輪行動計劃將瞄準重點領域,持續推進“數實融合強省”建設,打造超過12000家智能工廠。
根據推進會部署,今年起到2027年,江蘇將用三年時間深化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工作,累計推動超1萬家規上工業企業開展基礎級智能工廠建設,2000家以上規上企業開展先進級智能工廠建設;分層分級推動約1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30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字化轉型,力爭創新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30%以上。同時,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推動創建國家人工智能制造應用基地、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用“網聯”來放大“智改數轉”的效應。為更好解決企業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的問題,江蘇還將引導企業廣泛開展兩化融合、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等能力評估;省市縣聯動推出“一企一策”免費診斷服務;定期組織編制診斷數據分析報告,制定行業智能裝備、工業軟件、網絡設備、人才技能和服務商等“一圖多清單”,推動更多企業改有方法、轉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