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31875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1713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11903億元,增長5.9%;第三產業增加值195142億元,增長5.3%。
4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2025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
來看具體內容:
中國有底氣有能力有信心應對外部挑戰,實現經濟發展目標
盛來運表示,我們堅決反對美國搞關稅壁壘和貿易霸凌,這種做法損人不利己。
從短期來看,美國加征高額關稅會對我國經濟和外貿帶來一定壓力,但是改變不了中國經濟持續長期向好的大勢。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外部挑戰,實現既定發展目標。
中國經濟依靠內需和創新驅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盛來運表示,中國經濟依靠內需和創新驅動共同推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正在形成。過去五年,三大需求中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80%。去年,“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8%左右。現在是數字經濟時代,去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經達到10%左右,新動能不斷成長,有利于增強中國經濟的協調性和穩定性。
提振消費政策持續起效,效果明顯
盛來運表示,消費不僅關系民生福祉,也關系經濟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需求列為今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之首。從當前情況來看,這些政策正在持續發揮作用,效果比較明顯。
一是市場銷售在穩步回升,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2.5萬億元,增長4.6%,增速逐月回升。
二是商品零售增長較快。“兩新”“兩重”政策支撐下,帶動相關消費品保持兩位數增長。
三是服務消費方興未艾。一季度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比商品零售快了0.4個百分點。與消費升級的相關消費增速更快,保持兩位數增長。一季度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同比增長5.4%,占全部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達到43.4%,比去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服務消費是我們未來支撐消費增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而且發展成長性、發展空間都非常大。
四是消費新動能在持續釋放。一些新的消費場景不斷創新和拓展,比如,直播帶貨、即時零售,還有“夜經濟”、數字消費、AI游戲等。另外,一些文化類消費較快增長,大家記憶猶新的是《哪吒2》持續火爆,票房收入已經突破150億元。這些新的消費場景不斷拓展、新的消費產品不斷創新,既顯示了中國消費創新的動力,也顯示了我們新消費的成長前景。
盛來運也強調,消費是收入的函數,要大力提振消費,也要大力促進消費能力的提升。下一步,將積極穩就業、促增收、減負擔,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大力增加優質消費供給,持續釋放消費潛力,不斷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愿,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向好發展。
要全面準確地看待當前物價低位運行態勢
盛來運表示,要全面準確地看待當前物價低位運行的態勢。這兩年無論是CPI還是PPI都在價格低位運行,這既有宏觀形勢復雜變化的因素,也有中國經濟處于轉型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的影響。
以房地產市場價格為例,近兩年房地產市場價格持續調整,由此帶動了鋼鐵、建材等價格下行。相關產業的調整會對相關產品價格帶來一系列影響。
盛來運表示,中國價格的波動運行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和結構性特點。我們要多措并舉促進價格合理回升,保持價格水平在合理區間。一方面要擴大內需,另一方面要統籌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的關系。同時,還要規范市場秩序,改革市場價格運行機制,防止過度“內卷”。
一季度房地產市場整體形勢好轉
盛來運表示,剛剛發布的70城房價數據顯示,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價格變化有好轉。從這個角度看,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效應在顯現,并沒有出現3月份房地產市場走軟的狀況。
一季度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和房貸降幅雙雙收窄
盛來運表示,一季度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和個人房貸規模的降幅分別收窄了3.8和4.7個百分點。
我國高質量發展繼續取得新的成效
盛來運表示,“五個維度”反映出今年一季度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繼續取得新的成效。
第一個維度,創新持續推進,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一季度各地加大對創新的支持力度,尤其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一批先進技術不斷推出和應用,帶動了高技術產業發展。
第二個維度,協調發展持續改善。產業結構和需求結構都在持續改善。
第三個維度,從開放角度來講,高水平開放繼續推進,貿易的新格局加快形成。
第四個維度,綠色轉型、綠色發展扎實推進。以新能源車、鋰電池、光伏為代表的行業產品繼續保持較快增速。非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占比提升。
第五個維度,民生改善和安全發展繼續取得新進展。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政府高度重視加大民生方面的支出,對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比持續提高。能源保供有力有效,今年無論是原油還是原煤的生產,都是穩中有增。化解地方債、中小金融機構、房地產等風險的政策積極有效,安全發展得到加強。
校對: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