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公布一批公務員擬錄用名單,其中有15位人士曾在證券公司工作,不乏來自頭部券商。而在上一個月,北京朝陽區披露的公務員擬錄用名單內亦出現券商背景人員,其曾擔任頭部券商保薦代表人。
受二級市場波動及政策環境調整影響,證券行業經營環境近年持續變化,從業者跨領域流動趨勢顯現。比如,投行領域的部分從業人員選擇到上市公司履職。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2024年至今,行業累計減員規模超過2萬人,除證券經紀人群體持續收縮外,“一般證券業務”領域的從業者也在明顯外流。
多名券商從業者考公
上海市公務員局近日發布2025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第一批擬錄用名單。記者注意到,約有21名人士來自金融行業,其中有15名曾在證券公司供職。
具體來看,有3名此前在光大證券工作;有2名來自東方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廣發證券、國信證券、華泰聯合、財通證券、東方財富證券、華金證券、太平洋證券各有1名。
根據記者查詢,部分人士在中國證券業協會上仍保有相關信息。多數人員曾在券商從事“一般證券業務”。
另有1名此前為投資顧問,其早在2016年進入證券行業,4年后獲得投顧資格。還有1名是分析師,該人士在2022年入行,去年取得分析師資格,主要關注紡織服裝與零售行業。
從擬錄用去處看,共有4名將前往上海市委金融辦任職,有2名到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其余擬錄用人員將分別前往市商務委、市旅游局、市政府辦公廳、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及浦東新區、普陀區等單位。
券商從業人員考公務員現象不是新鮮事。就在3月下旬,北京朝陽區公示的公務員擬錄用人員名單內,一名前中信證券保薦代表人位列其中。另有券商人士告訴記者,去年北京一家中小型券商研究所分析師也加入公務員隊伍。
從業人員數量減少逾2萬人
近年來,證券行業經營環境發生顯著變化,受市場波動加劇、監管政策調整及行業頭部效應加劇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從業人員離開證券領域轉而選擇其他行業尋求新出路。
根據券商中國記者對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的統計,截至2025年4月9日,證券公司從業人員數量合計有33.12萬人,相比較2024年年初的35.47萬人減少超過2萬人。其中,有83%的券商出現減員,17%的券商增員。
分類型來看,兩大領域的從業者流失較多。“一般證券業務”群體減員超過1.7萬人,從2024年年初的2.26萬人減少至當前近2.08萬人。“證券經紀人”群體也減少逾1萬人,從2024年年初的3.73萬人減少至當前近2.70萬人。僅有投資顧問和分析師兩大群體的人數在增長,分別增員3718人、947人。
從單家券商的人員規模變化來看,有4家券商減員人數逾千人。根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中信證券從2024年年初至今減員1733人,其中“一般證券業務”類型減員達1941人。
國信證券減員規模排名第二,從2024年年初至今減員1629人,同樣是“一般證券業務”類型減員人數較多,減少1784人。華南另一家大型券商——廣發證券減員1325人,其中“一般證券業務”減員1387人。
興業證券為唯一一家減員逾千人的中小券商,從2024年年初至今減員1033人。值得注意的是,該券商投資顧問群體減員多達1042人。有市場人士分析稱,可能因為公司從“全員投顧”策略調整為“崗位和持證統一”。據該人士解釋,“過去有券商分支機構鼓勵全員考證,一些中后臺部門也會考投顧資格。后來有的券商合規要求,只有從事投顧業務才能持證,否則要去注銷相關資格。”
此外,華源證券從業者數量縮減逾30%,從2024年年初的2265人下滑至當前的1661人。瑞信證券、聯儲證券、中天國富證券、德邦證券、萬和證券、第一創業、華金證券股份、國聯民生證券、五礦證券、摩根士丹利證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等從去年至今人數規模縮減逾20%。
券商從業人員離開行業后,轉型方向較多。以投行為例,除前述考公務員以外,更多投行從業人員選擇到上市公司或者擬上市企業任職,擔任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或到戰略發展部、投資部等部門工作。
責編:楊喻程????????
排版:汪云鵬??????
校對:劉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