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稱,4月10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對等關稅”的稅率進一步提高至125%,美方對華肆意加征畸高關稅,嚴重違反國際經貿規則。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由84%提高至125%。在此背景下,農機產業需求釋放的預期增強。
東吳證券分析師周爾雙介紹,2024年我國從美國進口的主要商品中,農副產品金額占比達到16.3%,僅次于機械電子類產品。周爾雙判斷,關稅提升之后我國從美國進口農產品總量預計有所下降,有望對國內糧食價格形成上漲支撐,利好農機行業需求。
事實上,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糧食進口已經逐漸放緩,小麥、玉米等進口大幅下降,且在2025年一季度糧食進口有望延續下降趨勢。
對于糧價向農機需求的傳導,中聯重科(000157)近期接待調研時表示,2025年糧食價格有望回升,隨著糧食價格上漲,預計后續用戶購機意愿會有所提升,但受制于農戶2024年收益大幅降低或虧損,今年的采購不會出現增長或下滑,隨著糧食價格的增長和2025年的用戶收益增加,有望看到2026年農業機械市場景氣度轉好。
進口替代則是農機行業另一大趨勢。據統計,中國2024年從美國進口的52種涉案農機數量和金額累計分別為49萬臺(輛)、1.46億美元。其中,進口金額最大的是“發動機功率>130千瓦(約177馬力)的其他拖拉機”,達到278臺,共計6534萬美元,平均單價23.5萬美元/臺。
周爾雙表示,我國農業機械總量大,但機械化率較低。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率約55%,相較于美國(>95%)、歐洲(>95%)、日本(70%)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長期來看機械化率的提升對保障糧食安全意義重大。同時,在中國農業機械加速發展的時期,人口結構老齡化等因素都將促使農業向規模化、機械化、高端化、智能化、無人化的方向發展。
“行業正處于從數量擴張向技術水平和品質提升轉變的關鍵時期。”一拖股份(601038)方面判斷。該公司介紹,目前行業整體繼續呈現農機馬力段需求上延和產業升級態,同時面積廣大的山地丘陵地區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低,帶來一定的專用、特色化農機需求。
上個月底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強調,農機裝備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支撐。要加快標志性產品研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要用好用足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措施,加強中試驗證和熟化應用,促進先進適用農機裝備市場推廣。要發揮標準引領作用,做好鑒定檢測認證,強化質量監督管理,促進農機裝備產品加快升級。
中聯重科方面介紹,近幾年公司正在加速研發和投入農業機械板塊,以工程機械的技術制造水平、市場優勢、管理優勢來助力農業機械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一拖股份透露,未來將重點圍繞拖拉機尤其是高端智能拖拉機裝配能力提升、關鍵零部件加工能力提升和重型柴油機及國五柴油機能力建設等進行資本投入,提升整體生產制造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同時,相關企業已經瞄準了海外空間更大、利潤率更高的市場。一拖股份表示,目前公司產品在海外市場銷售占比還較低,仍有較大空間,下一步公司會將海外市場拓展作為一項重點戰略,持續做好海外渠道建設。中聯重科也表示,目前公司農機海外市場的發展處在初期,未來3年在海外各大區域市場進入行業前三。
“全球農業機械市場規模大概在一萬億,國內市場規模約2000億,中聯重科覆蓋的11個系列產品的國內市場規模超過700億。應該說市場是非常廣闊的。”中聯重科方面表示,據了解,2024年中聯重科農業機械收入46.5億元,同比增長1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