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通宇通訊(002792)官方公眾號發布消息稱,4月1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以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將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衛星互聯網新技術試驗衛星使用Ka等頻段載荷,主要用于開展手機寬帶直連衛星、天地網絡融合等技術試驗驗證,將為手機直連衛星服務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據介紹,通宇通訊一直致力于衛星互聯網技術研究、標準制定和推動產業發展,在本次任務中參與了重要載荷天線的研制工作。此次衛星互聯網技術實驗衛星搭載通宇天線在軌狀態良好,待機模式正常,各項參數符合預期。
業內人士介紹稱,此次技術驗證涵蓋三大核心領域:其一,Ka頻段通信載荷的穩定性測試,該高頻段技術可大幅提升頻譜效率,為寬帶數據傳輸奠定基礎;其二,天地網絡融合架構的兼容性驗證,通過動態資源分配技術優化衛星與地面基站的協同能力;其三,智能手機終端與衛星直連通信功能實測,華為Mate X6將成為全球首款支持三網衛星通信的大眾智能手機,預計將于2025年下半年開啟眾測。這一進展標志著我國在低軌衛星通信領域的研發和組網進程邁出關鍵一步。
分析機構指出,此次驗證成功將推動衛星制造、通信模塊、終端設備等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結合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商業航天的政策加碼,銀河航天、長光衛星等產業鏈龍頭企業的技術突破,正在加速撬動萬億級衛星互聯網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通宇通訊在通信行業深耕多年,作為國內領先的通信天線及射頻器件供應商,專注于通信天線、射頻器件、微波天線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服務于全球多家知名通信運營商和設備集成商。
為進入衛星通信產業,通宇通訊整合各方資源,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略布局。2023年,通宇通訊設立成都俱吉毫米波技術有限公司,作為公司在西南地區的關鍵戰略布局,主要開發面向特殊領域應用的衛星通信終端、雷達、毫米波及數據鏈終端產品。同年,公司還在湖北咸寧市設立了通宇衛星通訊(湖北)有限公司,負責衛星通信產品的量產與擴產,進一步擴大了在衛星通信領域的投資規模。2024年12月,通宇通訊參股鴻擎科技,在衛星通信領域實現資源整合與優勢互補。
2025年1月,通宇通訊又與武漢洪山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湖北中洪通宇空間技術有限公司,旨在整合優勢資源,拓展業務市場,促進衛星通信業務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的報告,2024年我國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測算達404億元。隨著星座建設的加速推進,衛星互聯網的市場空間空前廣闊。根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衛星互聯網市場規模將突破450億元大關。未來,衛星通信系統將更注重互聯互通和智能化,一方面通過構建巨型星座實現全球無縫覆蓋,另一方面將與5G/6G地面網絡深度融合,形成天地一體化的通信網絡,滿足未來物聯網、無人駕駛、遠程醫療等高帶寬、低延時的通信需求。
據悉,通宇通訊較早在衛星通信領域進行了扎實的預研積累,并且積極投入資金開展衛星地面終端波束自適應通信天線技術的研究工作。2024年底至今,通宇通訊加速在衛星通信賽道上的布局,一系列舉措與衛星互聯網的發展趨勢高度契合。
值得一提的是,通宇通訊近期還成功中標中國聯通北京市分公司2024-2026年移動網綠色基站天線集中采購項目(第二批次),被確定為第二中標人。據悉,本次中標的綠色天線各型號均涵蓋 “700MHz 黃金頻段”。這一頻段優勢巨大,其覆蓋能力和穿墻能力遠超3.5GHz頻段,是后者的五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