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正瘋狂涌入A股市場。
今日,A股探底回升,上證指數翻紅,北證50指數大漲6.88%,科創50指數大漲3.9%。軍工股集體爆發,新余國科、愛樂達、晨曦航空、北方長龍、中船應急、中船防務等近20股漲停。半導體板塊走高,國民技術、紫光國微、鋮昌科技漲停,寒武紀、中芯國際漲超5%。滬深兩市半日成交額1.12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明顯。
A股市場企穩離不開增量資金的托舉。數據顯示,4月8日,ETF獲資金凈流入金額合計達到1117.8億元,創出歷史新高。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南方中證5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南方中證1000ETF和嘉實滬深300ETF等6只寬基ETF單日均獲資金凈流入超百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僅僅2個交易日,股票ETF已經吸金超1780億元。
超千億資金馳援A股
4月8日,ETF獲資金凈流入金額合計達到1117.8億元,創出歷史新高,超過去年10月8日單日凈流入1093.94億元的天量金額。其中,股票型ETF獲資金凈流入1062.75億元,相比4月7日凈流入的689.96億元有大幅增加,為A股市場的企穩提供了重要資金支撐。
具體來看,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南方中證5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南方中證1000ETF和嘉實滬深300ETF等6只寬基ETF單日均獲資金凈流入超百億元。6只寬基ETF獲資金合計凈流入791.73億元,占股票型ETF的比例高達74%。這意味著股票型ETF的增量資金主要由這些ETF貢獻。
不難發現,獲資金凈流入金額較大的ETF中囊括了滬深300ETF、中證500ETF和中證1000ETF,覆蓋了A股中較為核心的大中小型公司。資金借道ETF加倉A股,對股市整體的影響更為積極。
值得關注的是,本周2個交易日股票ETF已經吸金超1780億元。4月7日ETF數據顯示,當日股票ETF凈買入量合計達到689.96億元。
從市場上公開信息來看,“中國版平準基金”正以大手筆真金白銀維護資本市場穩定,不斷加碼為A股市場提供增量資金。
4月7日,匯金公司、中國誠通、中國國新等多家中央企業發布公告稱近期已增持ETF,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并表示堅決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釋放穩市強信號。
4月8日,匯金公司明確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并首次提出類“平準基金”定位。央行同步宣布,將通過再貸款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資金支持,形成“政策工具—資金渠道—市場操作”的閉環。
近年來,證金公司、匯金公司等國資機構以及險資等中長期資金,已成為A股市場股票ETF的重要持有人。興證策略團隊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末,根據已披露的股票型ETF持有人信息,個人投資者占比為33.1%,而機構投資者占比為66.9%,較2023年末提升13.1%。在機構投資者中,以證金公司、匯金公司為代表的國資機構持有比例較高,主要配置以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和中證1000為代表的寬基類ETF。
公募繼續為A股提供增量資金
公募基金也在積極行動,通過真金白銀自購旗下權益基金去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昨日,博時基金、鵬揚基金、招商基金率先發布自購旗下權益公募基金產品的公告,繼續為A股市場的穩定提供增量資金和信心。
博時基金表示,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公司將于近日運用固有資金合計6500萬元投資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
鵬揚基金稱,已于昨日運用固有資金1500萬元申購公司旗下鵬揚成長領航混合A、鵬揚數字經濟先鋒混合A、鵬揚產業智選一年持有期混合A,并將于近日繼續運用固有資金1500萬元投資于公司旗下權益基金。
招商基金公告稱,將于近日運用固有資金5000萬元投資旗下股票型及混合型公募基金,并承諾至少持有1年以上。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后續還會有更多公募基金跟進。
另外,一大批權益類基金正在迅速集結,也有望為A股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4月8日,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鵬華基金、博時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等6家基金公司的科創綜指ETF聯接基金集中成立,募集規模合計132.42億元,增量資金即將入市。此外,前期已有2只科創綜指ETF聯接基金成立,2只科創綜指ETF聯接基金4月7日完成募集,4只科創綜指ETF聯接基金正在發行。目前14只科創綜指ETF聯接基金合計募集規模已超170億元。
與此同時,3只自由現金流主題基金已經募集完畢,20只自由現金流主題基金正處于發售或即將發售,可繼續為A股帶來增量資金。
為市場注入強心針
伴隨關稅風險蔓延,避險情緒快速擴散,A股市場一度快速下挫,政策層面迅速主動作為,一定程度遏制恐慌情緒的蔓延及流動性風險的發生。
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為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華夏基金分析,短期來看,匯金公司的增持行為有效遏制了市場風險的蔓延,類“平準基金”的提出也預示著相關政策機制將更加完善,為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穩定發展提供了核心支柱。從市場表現看,風險偏好開始有所修復,周二漲停個股比例大幅提升,市場有望步入修復階段。周一快速的下跌包含了足夠多的悲觀預期,本周大概率處于“不能更糟”的時刻,中美兩國均已出招,投資者對美國進一步采取措施的預期較為充分,因此很難更糟糕,快速下挫后存在交易邊際好轉機會,疊加中國權益資產整體估值仍然是洼地,當下或是一次重要逆向布局時刻。
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認為,盡管外部環境不確定,但是國內優勢依然明顯。一是經濟韌性強勁:國內內需市場龐大,消費結構持續升級,新興消費如線上服務、綠色消費熱度不減,推動經濟穩健前行。即便貿易戰帶來外部壓力,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依然穩固。二是政策持續發力:政府出臺一系列穩增長、促改革政策,涵蓋減稅降費、基建投資,助力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激發市場活力。三是創新活力充沛:國內在5G、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領域成果豐碩,新產業、新模式不斷涌現,高新技術產業增速遠超傳統產業,為經濟發展打造新引擎。四是產業體系完備:國內擁有全球相對完整的產業體系,在貿易戰中能夠快速調整供應鏈,降低外部沖擊影響,維持生產穩定。
談及“中國版平準基金”橫空出世,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表示,這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正式構建起以匯金公司為核心、央行流動性支持為后盾的“平準基金”機制。姚余棟認為,此次政策組合拳的出臺,正值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引發全球市場動蕩之際。中國通過“平準基金”機制,不僅為國內市場筑起“防波堤”,更向全球傳遞“以開放對沖保護主義”的戰略定力。
排版:王璐璐???
校對:王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