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晚間,嘉誠國際(603535.SH)發布公告,鑒于原募投項目“跨境電商智慧物流中心及配套建設”已結項,除預留募集資金5185.35萬元用于原募投項目待支付部分合同尾款及質保金外(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籌解決),將該項目剩余募集資金23988.82萬元變更調整用于“自貿港云智國際分撥中心”項目。 新項目“自貿港云智國際分撥中心”預計2026年底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收入22000萬元,實現年利潤總額4600萬元。
“自貿港云智國際分撥中心”為在建“嘉誠國際(三亞)超級云智世界港” 的首期項目,是嘉誠國際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重要戰略布局之一。公開資料顯示,嘉誠國際已在海南省海口綜合保稅區投資建設“嘉誠國際(海南)多功能數智物流中心”、在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建設“天運國際(海南)數智加工流通中心”、在三亞市建設“嘉誠國際(三亞)超級云智世界港”,項目的落地為公司拓展廣東省外、海外市場及全球化戰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真正實現一倉發全網,一倉發全球。
嘉誠國際(三亞)超級云智世界港設計共有6幢倉庫,旨在打造為超級云智世界港,是存儲及吞吐能力強的立體現代化智慧轉運中心建筑。一期項目建成后,能為免稅店經營企業及其他企業提供定制化物流方案及全程供應鏈一體化綜合物流服務。
嘉誠國際深耕定制化物流解決方案及全程供應鏈一體化綜合物流服務領域多年,為電子商務企業特別是跨境電商企業提供個性化的全球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干、倉、配、關等綜合一站式全鏈路物流服務。公司自主研發的關務系統具有創新型先進性,能和跨境貿易商、海關及中國電子口岸系統實現無縫連接,已成功服務于菜鳥、希音、Temu、字節跳動等多家公司。
自貿港云智國際分撥中心深度聚焦免稅業務,將公司已有的制造業供應鏈運輸、保稅倉物流及跨境電商物流服務的成功經驗復制到海南自貿港物流服務領域,并利用信息化整合、大數據處理,加大智能化設備及系統的投入,以協調優化各環節物流資源,提升服務效率,打造成為集智能倉儲、高效配送、便捷通關與多元增值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物流樞紐中心,為免稅產業提供全鏈條一站式物流解決方案。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海南自貿港作為中國唯一全島型自由貿易港,享受稅收及通關等政策紅利,2025年封關后將形成“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監管體系,具備成為國際物流樞紐潛力,成為RCEP區域與“一帶一路”的超級樞紐。據海關總署數據,即使2024年海南免稅品進口額達600億元,但本地供應鏈服務滲透率不足 30%,本地高標倉供給缺口達200萬m2,免稅增值服務仍需經中國香港、新加坡等中轉完成,物流相關服務需求較大。
4月2日,美國“對等關稅”正式落地,全球貿易關系再次受到沖擊。《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指出,對鼓勵類產業企業生產的不含進口料件或者含進口料件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加工增值超過30%(含)的貨物,經“二線”進入內地免征進口關稅,照章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海南自由貿易港作為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有望憑借其“零關稅、低稅率、加工增值免稅”等制度創新,成為企業規避關稅壁壘、重構全球供應鏈的關鍵樞紐。
嘉誠國際表示,公司將持續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增強自身定制化物流解決方案及全程供應鏈一體化綜合物流服務能力,并依托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優勢,在夯實已有優質客戶資源的基礎上,積極開拓新客戶,以實現良好的募投項目效益。(文穗)
校對: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