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興起和持續快速迭代,正大幅帶動AI大模型在端側低成本落地,由此也引發存儲產業鏈的積極競速。
多家存儲產業公司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作為存儲產業的重要下游支撐,手機和PC市場今年預期溫和復蘇。同時,新形態AI終端產品的出現,以及一體機等企業級計算部署的需求,都會引發新增長空間。
當然,這些新市場本身也在持續演進,并未形成發展定式,存儲產業鏈如何相應適配也成為新的挑戰。
如果說ChatGPT的出現讓大眾看到AI具備涌現能力,儼然打響了此輪AI技術競賽的發令槍,那么DeepSeek則成為端側智能發展的加速器。
近日舉行的MemoryS 2025上,閃存市場總經理邰偉在演講中提到,“必須承認,AI讓存儲變得更為基礎、關鍵。存儲不僅是數據的倉庫,更是AI的神經元。”
據他分析,DeepSeek提供開源和更低成本的AI方案,讓市場充滿想象空間:一體機的熱銷、行業大模型應用、端側AI落地加速——內置DeepSeek可能真的成為產品賣點。
對于DeepSeek帶來的刺激效用,存儲產業公司都有清晰感受。
宜鼎國際全球嵌入式閃存事業部總經理吳錫熙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DeepSeek之前,LLM(大語言模型)的發展被認為無法打開邊緣端的機會,但DeepSeek的發布,意味著小模型可以在企業端甚至邊緣端加速落地,由此將催生對高性能、高穩定性存儲的剛性需求。
“DeepSeek之后,AGI將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無論在工控產業還是消費產業,甚至也會助推企業布局智能化轉型加速。”他續稱,尤其是企業端,在落地智能化應用過程中,考慮到數據隱私和安全性問題,會更偏向于本地部署而非云端,催生企業AI化機會。因此宜鼎國際提出Edge AI(邊緣AI)發展理念。
大普微CEO楊亞飛受訪時指出相同趨勢,年初的DeepSeek猶如春雷,將帶動AI推理側快速發展。
“閃存市場正進入黃金發展期。”他進一步分析道,“AI推理的核心要求是隨機讀,但傳統HDD(機械硬盤)擅長順序讀寫,解決不了隨機讀寫問題,就需要SSD(固態硬盤)。目前,機械硬盤退守冷數據存儲,新型存儲介質(如RRAM)仍處實驗室階段。因此我們判斷,未來閃存(NAND品類)存儲市場還有20年黃金發展期,目前還沒看到有其他存儲介質能替代閃存的機會。”
在這其中,QLC(四層存儲單元)SSD憑借高性價比成為首選,其成本是TLC(三層存儲單元)架構技術的2/3,隨著未來技術進步,還有降價空間。楊亞飛指出,DeepSeek降低門檻后,中小企業通過采購AI一體機實現私有化部署,推動SSD從數據中心向邊緣擴散,預計這將推動SSD需求量提升20%。
慧榮科技總經理茍嘉章分析道,“過去AI PC和AI手機暫未帶來很大的消費推動作用,但隨著SLM(小語言模型)的出現,可以加速推動AI向邊緣端滲透,催生一系列新應用場景,為個人工作和生活賦能。相信未來會看到更多AI應用發展,因此會需要更多存儲器。”
江波龍副總裁、企業級存儲事業部總經理閆書印也認為,DeepSeek興起為存儲產業帶來巨大商業機會,尤其是在AI推理和高性能計算領域。
當然,AI推理計算的需求也對存儲產業提出了新挑戰。閆書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道,挑戰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性能層面,隨著AI推理需求快速增長,對低功耗、高帶寬等高能效產品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架構層面,如何在有限的芯片空間內、有限成本的前提下,提供高性能解決方案;三是靈活性需求,隨著應用場景多樣化,存儲產品需要針對客戶的特定需求和場景,相應提出解決方案。
“江波龍可以結合自身產業鏈、研發能力,以及推出的PTM(存儲產品技術制造)模式應對這些新變化。”閆書印說道。
在巨大的市場機會面前,細分市場所處的發展階段有所不同。例如,對于已進入成熟時期的手機和PC,AI可以拉動這類消費終端中搭載更高容量的存儲配置。但倘若沒有巨大的換機動力或殺手級應用推動,其成長空間會相對有限。
除此之外,新品類的AI終端正在出現,由于在發展早期,其未來潛力巨大,企業級市場尋求將計算能力本地化部署的AI一體機也將形成拉動效應。
對此,江波龍副總裁、嵌入式存儲事業部總經理黃強指出,在嵌入式市場,AI大模型對終端市場的影響有望持續發酵并演變,當前僅僅是一個開始。
“在AI時代,手機、可穿戴、PC三類產品會相對明顯受益,未來會加速成熟,并進一步滲透到智能汽車、智能家居、智能網關等領域,這些都會是未來嵌入式存儲市場的巨大機會。”他續稱,江波龍從2017年進入車規存儲市場,預計今年在汽車領域會繼續保持增長。
對此,存儲廠商需要從兩方面做準備,一方面在標準化產品方面,推出更大容量、更高傳輸效率的產品;另一方面在差異化、定制化產品方面,積極匹配上下游能力和需求布局發展。
其中,AI眼鏡是近兩年來突然火熱的領域,其甚至比MR眼鏡在現階段更受大眾關注。
黃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進一步分析道,“頭部廠商普遍認為,今年會是AI眼鏡元年。但每家廠商定位的功能體驗各不相同,具體為娛樂、音視頻錄像、AI智能輔助三類方向,未來,彼此之間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功能融合,整體會對存儲有越來越高的要求,包括容量和處理速度提升、功耗降低、體積和重量減輕等方面。”他指出,今年“百鏡大戰”的局面下,這類產品將會快速迭代,對存儲產品也會持續提出新需求。
“尤其是小尺寸產品,在量產過程中提出極高的良率要求,因此對芯片硬件設計和制造、封裝能力都提出了更高標準,需要相對完善的產業化能力。根據市場調研機構分析,相比去年,今年智能穿戴市場將迎來較大增長。”黃強補充道,對于這一市場,江波龍已經推出7.2mm×7.2mm的超小尺寸eMMC、0.6mm(max)超薄ePOP4x等新型產品。
茍嘉章則認為,手機和PC預估今年將有5%~6%的年增速。即便目前還未出現現象級應用,但AI修圖、實時翻譯等基礎功能仍會促使消費者選擇大內存機型;PC市場則依賴下半年Windows 10停更帶來的換機潮,搭載PCIe Gen5接口的4TB筆記本硬盤將在年內上市,推動高端機型升級。“雖然目前還不敢說,但相信在今年底或者明年,有望看到更多基于AI大模型的殺手級應用落地到終端上。”
近期更火熱的話題是智能機器人。“目前來看,發展方興未艾。”宜鼎國際中國分公司總經理游禮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機器人由于持續處在移動狀態中,實時處理視覺、動作控制等數據,對抗震性、低延遲、寬溫環境等要求繁多。
吳錫熙補充道,機器人是典型的邊緣AI落地場景。目前市面上采用的機器人“大腦”主要基于英偉達或定制化ASIC芯片平臺,宜鼎國際也在積極與這些計算芯片廠商合作,從軟硬件結合的角度完善產品,已經進入多家獨角獸企業供應鏈。“未來家庭服務機器人普及后,存儲需求將呈指數級增長。”吳錫熙說道。
更多存儲廠商還在著眼于企業級存儲領域。閆書印指出,未來3年,AI和數據中心是企業級存儲市場的重要增長點。
“業內有一種說法:AI會重塑存儲解決方案。”他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企業級存儲市場在2024年需求強勁,據市場機構分析,在新技術推動下,未來需求增長可能會更為強勁。
“結合我們對市場的判斷和分析機構調研,今年存儲市場的發展重心會向企業級存儲市場傾斜。比如DeepSeek出現后,可能會帶來端側和應用側的需求增長,由此推動本地化存儲需求增長。這都會為企業級存儲帶來強大動力。”閆書印說道。
與此同時,過去一年以汽車、工業為代表的端側場景還處在承壓期,受制于全球經濟增長乏力,這兩大類細分行業尚且面臨庫存壓力和增長挑戰。存儲產業公司也在挖掘其中細分空間。
茍嘉章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全球汽車產業在過去一年經歷了全球型經濟壓力,導致汽車芯片整體成長受阻。
對慧榮來說,汽車存儲是消費類市場中,除了PC和手機之外的巨大產業。雖然一年的出貨量大約僅1億顆存儲單元,但汽車存儲采用的是價值量偏高的產品類型。
“過去我們已經進入特斯拉、Waymo、小米、比亞迪等車載存儲供應鏈體系,未來計劃將加強與歐洲整車廠的合作。”他進一步指出,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面臨激烈的競爭環境,但慧榮不會參與無止境的價格競爭,而是希望為整車廠提供增量價值。
“從全球汽車存儲產業來看,目前還處在相對初級的發展階段。隨著技術持續迭代,中國的汽車市場一方面在借鑒其他主流國家的規范,另一方面也在規劃自己的藍圖,構建新的規范標準。長期來看,車載存儲能夠提供附加價值,就能獲取新的藍海。”茍嘉章指出,其中從存儲到ADAS到主控,都將是NAND存儲市場的重要戰場。
楊亞飛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盡管全球汽車芯片庫存高企,但L3級以上智能駕駛催生新機遇,這將需要有大量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傳感器支持運行,數據需求量巨大。大普微正與國內某頭部科技企業合作開發車規級SSD,支持寬溫運行,可以應用于Robotaxi(無人出租車)、智能駕駛等實時高清地圖更新的需求。
相對來說,工業市場在部分場景已經有所復蘇。游禮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在中國市場,2022~2023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工業智能化部署進度帶來一定影響,但隨著國內推進各類經濟刺激政策,在2024年下半年開始市場已經逐漸恢復的跡象。
“舉例來說,近期華東和華南市場有不少企業在集思廣益尋找智能化轉型的新可能。宜鼎國際的強項在于提供定制化存儲芯片,這兩年也在順應這些趨勢轉型推出符合企業級應用的AI產品。”他續稱。
DeepSeek掀起的AI平民化浪潮,疊加存儲技術持續成熟迭代,正驅動存儲產業從“容量競賽”轉向“性能+成本”雙優競爭。存儲已經成為本輪AI變革浪潮的基建核心——誰抓住隨機讀寫的鑰匙,誰就能打開智能世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