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解讀——加大政策工具調節力度 提升金融支持實體質效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王蕊 馬靜 張艷芬 鄧雄鷹 吳琦 李明珠2025-03-06 06:48

      證券時報記者 王蕊 馬靜 張艷芬 鄧雄鷹 吳琦 李明珠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出了多項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并為2025年政府工作任務劃重點。經濟和金融一盤棋。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本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及“金融”一詞20余次,金融從業者對此極為關注,多位行業大咖就此分享了專業見解,期待為經濟建設貢獻金融力量。

      銀行視角:

      結構性貨幣工具更受重視

      對于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報告強調“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并具體明確了“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除了加大總量工具操作力度,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更加得到重視。報告提到,要優化和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進樓市股市健康發展,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提振消費以及民營、小微企業等的支持。

      “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具有顯著的長期性金融支持需求。”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表示,今后5年將是我國高新技術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貨幣政策在充足的信貸投放、便利的資產市場投融資、較低的融資成本等方面予以穩定且有力度的支持。比如,央行已推出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在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技術改造項目的金融支持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運金也認為,更多結構性金融工具或將得到使用,預計央行將積極拓展宏觀審慎與金融穩定功能,繼續加大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兩項工具操作額度,合計有望超過3000億元。

      券商策略:

      資本市場環境持續向好

      在券商策略分析師看來,報告提出繼續保持5%的GDP增長目標符合預期,CPI漲幅目標下調至2%則顯示政府對價格問題越發重視。總體上,提振消費擴大內需、重視科技支持創新,也成為了券商在解讀報告時著墨最多的兩大主題。

      廣發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劉晨明認為,報告基本延續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基調,財政赤字加碼內需,央行托底樓市股市,增量上推進AI科技敘事下的場景革命。催化劑不斷,資本市場環境將持續向好。

      在報告中,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均有提到,其中具身智能、6G等更是首次被提到,這也為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劃出了重點。

      中金公司研究部國內策略首席分析師李求索表示,中國制造業的優勢已獲得更廣泛的認同,科技領域的突破為中國資產帶來了重估機遇,成為2月初以來A股行情上漲的主要推動力。短期看,美國加征關稅可能會拖累我國對美出口,但科技進步會推動國產替代和產業鏈升級,由此也催生更多的投資機會。

      保險機遇:

      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在報告中,“保險”字眼7處可見,其中社會關切的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今年的任務目標都更進一步。

      相較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表述——“在全國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積極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今年報告更新表述為“加快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實施好個人養老金制度”。在長護險制度方面,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表述是“推進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今年報告則在此基礎上要求“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太保戰略研究中心(ESG辦公室)主任周燕芳在建議中提到,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全國性的制度框架,為長期護理保險的實施提供明確的指導和規范,明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基本原則、覆蓋范圍、籌資渠道、參保對象、繳費群體、繳費率以及基金管理等基本要求,確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表示,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保障與養老服務方面的挑戰上,保險業應該發揮更加顯著的作用,發力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完善養老金融體系,打造“金融+服務”的生態模式,突出支付端的功能作用,鏈接各類康養服務,做好客戶長期陪伴,解決客戶養老保障需求的痛點。

      公募認同:

      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

      報告明確提出,“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在公募人士看來,這表明穩定資本市場的重要性進一步抬升。

      “報告中的相關表述,有利于提升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進而維持權益市場的風險偏好處于高位。”鵬華基金研究部總量周期組組長張峻曉表示。

      富國基金認為,資本市場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既要強化產融協同,又要提升機構化水平。一方面,隨著我國新舊動能切換,資本市場需要優化上市公司結構,不僅要鞏固藍籌股的壓艙石作用,更要推動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領軍企業回歸A股,形成產業和資本的正循環;另一方面,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不僅能為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而且能不斷優化A股投資者結構,改善資本市場生態,增強資本市場的穩定性。

      “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有望為資本市場注入源頭活水。”華安基金指出,報告提出要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有望進一步發揮去年央行創新設立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及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工具的作用,推動結構性金融工具不斷豐富,為資本市場平穩發展進一步構建制度保障。

      創投期待:

      耐心資本加持是關鍵

      今年以來,創投行業正呈現逐步走出低谷的態勢,為推動我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發揮了獨特作用。

      報告指出,強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發展創業投資、壯大耐心資本。業界人士表示,這代表了政府對創投的呵護、鼓勵和支持,也暗含了政府對創投在日后的經濟發展和培育新質生產力過程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期盼。

      毅達資本董事長應文祿認為,強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就是要撬動更多長期的、低成本的資金進入創投行業,以解決科技創新長周期與中長期資本匱乏的矛盾,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比如募資端,鼓勵保險資金、銀行資本及社保基金等長期資金,通過政策、制度的支持優化,逐步進軍創投領域;發行端,支持民營創投機構通過債券市場融資,享受與國有創投機構同等的準入待遇,以拓寬融資渠道。

      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認為,壯大耐心資本的核心是穩定的退出預期,關鍵在于實現IPO的常態化,構建完善的退出機制。從耐心資本的目標來看,之所以強調“耐心”,是旨在契合硬科技長周期、高風險、大投入的特點。某種程度上,“耐心資本”就是“硬科技資本”,就是“創新資本”,只有退出渠道暢通了,創新資本才能完成“募投管退”的良好循環。

      責任編輯: 孫孝熙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 久久国产劲爆AV内射—百度|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日本一区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深夜久久AAAAA级毛片免费看|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久久亚洲精品11p|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 国产精品99久久不卡| 久久发布国产伦子伦精品| 久久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91gav|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精品66|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人妻| 一级做a爱片久久蜜桃| 少妇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 久久精品女人毛片国产|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在久久综合网站|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之3|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人妻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伊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99久久精品免费精品国产|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